国之重器之中国天眼靠它我们真的能找到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征文

03:28

当今世界风云突变,世界各国都在秣马厉兵,而我们中国也在多年稳定安全发展的环境中,大步迈向世界强国的行列,当然要挤进世界强国的最前列,必须要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像样的国之重器才能威震全球!说到中国的国之重器,当然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核弹、航母啊!但是除了这些国防重器,还有许多制造重器与航天重器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国之重器,那真是数不胜数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有代表性的吧:

1:中国高铁

截至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可以被视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到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现代高速铁路网。

2::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

由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新一代国之重器——“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日前成功下水。“天鲲号”全船长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绞刀电机最大功率可达千瓦。作为目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船,中国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自主研制实力再一次让世人惊叹。

3: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中国首个载人潜水器,已经经过10年的研制和试验,几年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相继完成了米级、米级、米级海试。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实验海区创造了下潜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实现了中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作为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20世纪后期,卫星导航系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年年底,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提供服务;年年底,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年前后,北斗全球系统将为全球提供服务。

5: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作为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全新火箭,有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到5米,不仅成为我国最高、体积最大的火箭,也成为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它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5吨,比现役火箭运载能力提高了2.5倍以上。火箭上配备的三种全新大推力发动机,分别摘得我国“最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最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比冲性能最高的火箭发动机”三个桂冠。

6:“天宫二号”成功发射

年9月,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天宫二号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备份器,天宫二号可能是取代了原计划“天宫三号”的任务,完成三步走第二步的第二阶段。但“天宫三号”是否被取消,而天宫二号任务结束后是否会直接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尚不明了,相关决定大概取决于“天宫二号”任务的结果。

7:“悟空”发射升空

年12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送入太空。十多分钟后,“悟空”成功抵达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人类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进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8: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

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9:航天导航员——远望七号测量船

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远望七号测量船,体长多米,排水量近3万吨。并装载套全球最先进的宇航测控设备和船舶设备,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科学城!其远洋测控成功率达到%,位居世界首位!

那么除了上面几件具有代表性的的国之重器外,还有一件国之重器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中国的天眼--贵州平塘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天眼到底如何探天观地的?

“中国天眼”--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Telescope),简称FAST。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由于“中国天眼”的建成,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望远镜未来可能要面临关闭的命运。由于年久失修,缺少维护经费,这座曾经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如今锈迹斑斑,像个大垃圾场......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工程总投资共计约6.67亿人民币,边框1.5千米,接收面积与反射面总面积都是约25万平方米,也就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差不多的面积!

截至年9月12日,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年3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研究员姜鹏接受专访时说道,和天马望远镜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这标志着FAST具备了联合组网观测的能力!

一直到年8月28日,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那么什么是脉冲星?

为什么要找脉冲星?

其实这就是人类探天观地的第一步!

脉冲星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它能够发射严格周期性脉冲信号。脉冲星的观测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而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时间尺度、深空自主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为什么要找脉冲星?

因为脉冲星会不断地发出脉冲信号,而这种信号非常稳定。找到以后就可以应用于深空探测、星际旅行,可以起到导航作用!

举例说明:如果哪一天我们地球人要走到火星,或者走出太阳系,甚至走出银河系,根本无法用地球上的GPS去导航,但如果能知道宇宙中很多脉冲星的位置,就可以通过它来定位、导航!

而且航天航空的精确定位也离不开天眼--射电望远镜!

如果我们发射飞船去火星,飞船在走的过程中隔一段时间就发一个脉冲信号回来,我们的“中国天眼”就可以接收到这个信号,判断它的位置,是否在正确轨道上。

人类在地球地面建实验室,高温高压强磁场都是很难实现的,而脉冲星的实验条件非常极端,它对人类认识极端条件下的一些物理现象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另外除了观测脉冲星,中国“天眼”的另一大科学目标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这可以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可以这样说,未来宇宙中的某个星球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可能最先知道的就是我们的“中国天眼”!如果宇宙中有不同于人类的不明生物或是“外星人”的话,那我们中国可能更会依赖我们的“中国天眼”甚至地球人都要通过我们的“中国天眼”去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

“中国天眼”我们靠它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吗?

“中国天眼”我们靠它真的能发现除了地球以外还有的未知的宇宙文明吗?

时间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

“中国天眼”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射电望远镜,它能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是中国以及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与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国天眼”可能是南仁东南老燃尽一生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勤劳之作,更是我们伟大祖国打开宇宙之门的“神器”!“中国天眼”是我们伟大民族实现翱翔天际梦想的翅膀,我们将依靠它带领我们走进那奇幻神秘的宇宙世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茫茫星空,不禁在长诗《天问》中发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这些所有的所有,“中国天眼”未来必将给屈原一个答案,更是给我们人类一个答案!

国之重器,我们都为你骄傲!

附加中国骄傲:对了,就在昨天我们国家又传来一个振奋国人的消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这座机场将名列世界十大机场前三甲,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是我们国人心中的新标杆、新国门、新引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