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征途万里尽望乡,徐汇这座图

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在梧桐掩映的华山路上,一幢建筑特别显眼,该建筑在玻璃体上嵌有一块斜向切割的赭红色突出块,宛如戈壁滩中的风蚀岩巍然矗立,好像在默默讲述着中国航天事业初创时期的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历程。当承载着中国飞天梦的神舟十二号即将于9月中旬胜利凯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为纪念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而建立的国家级科学家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

建筑本身:赤子情怀,石破天惊

钱学森图书馆外形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整个建筑采用“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以方正的结构寓意钱学森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以开裂的石头寓意钱学森迸发的智慧之花以及从戈壁滩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国航天事业。

建筑外墙以红灰色为主调,镶嵌在一块轻盈通透的玻璃形体上,外形简洁庄重,面向华山路的外墙上隐约可见钱学森笑容可掬的头像。该建筑曾荣获年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金奖第一名。

钱学森图书馆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高度23.9米,共分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年6月6日破土动工,于年12月11日在钱学森诞辰周年之际开馆。

本馆馆藏文献、手稿、书籍60余份,实物余件,有关钱学森照片余张。展出文献和实物近件。(统计数据截至年底)

建筑故事:为什么叫图书馆而不叫纪念馆?

每当中国航天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之时,有一个名字总会被人们提起——钱学森!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首位院长,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早期火箭、导弹的研制,而且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还牵头制定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八年四弹”规划,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

年,钱学森以入学考试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从此,钱学森这个名字就和交通大学联系在了一起,这座百年老校也留下了一代“学神”从青葱岁月走向航天报国之路的足迹。

年建成的交大老图书馆,是一幢维多利亚风格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可容纳藏书10万余册,是钱学森上学时每天必去的地方。

钱学森曾回忆道,对图书,特别是科技书,那真是如饥似渴,什么科目的书都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和资料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

钱学森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仅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到目前为止从其亲属处征集的钱学森书刊收藏为计,就有书籍余册,中外期刊1余册。

当时在讨论馆名的时候,考虑到钱老还健在,叫纪念馆不妥,有人便提议,不妨参照美国历届总统卸任后,在其家乡盖一座纪念性质的图书馆这一做法,叫“钱学森图书馆”。最终,经钱学森本人同意,将钱学森图书馆建立在他曾经学习过的地方。

钱学森图书馆除了序厅、地下圆厅和临展厅以外,常设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如今,顺着馆内环形坡道徐徐下行,就可以来到圆厅,这里矗立着钱学森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的东风2A导弹实体前。它的一侧是巨幅油画《最危险的时刻》,描绘的是当年“两弹结合”试验中,导弹与原子弹进行对接的关键时刻,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亲自坐镇对接现场,给现场广大指战员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另一侧,则是复原场景“地下控制室”,再现“七勇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景。

年4月24日,钱学森牵头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太空。“东方红,太阳升……”的歌声通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由太空传回地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圆厅与临展厅之间的天顶上悬挂着一枚银光闪闪的卫星,这就是“东方红一号”的1:1仿真模型。“东方红一号”外形为直径1米的球形72面体,依靠银锌电池供电,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期间传回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

“东方红一号”的本尊,至今仍在太空中遨游,见证了50年后“嫦娥五号”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天问一号”前往火星实施探测任务、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高分专项工程天基系统基本建成等诸多成就。

这些成绩离不开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特别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发展中国航天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钱学森有一句名言:“外国人能做到,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行?”年2月初,“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了出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钱学森收下厚厚一摞卫星技术和测试文件,经过日以继夜的仔细研究,几天后,他在鉴定文件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我看,此星可以出厂。”一语定乾坤。

钱学森图书馆打卡点

“升腾的智慧”艺术装置

在序厅内,页“钱学森手稿”组合而成的倒三角艺术装置,如同一朵蓬勃的蘑菇云在空中升腾,寓意钱学森从年10月8日回国到年10月27日主持“两弹结合”试验获得成功所历经的个日日夜夜,是钱学森爱国、奉献、智慧的化身。从上到下9.8米的高度,象征钱学森98年的壮丽人生。

钱学森家客厅场景复原

在我国航天事业初创时期,每个星期天下午,钱学森都会将几位总设计师请到家中,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讨论重大技术问题。这组当年使用过的沙发与茶几,称得上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见证。

图书墙

钱学森畅游学海,博览群书,一生参阅过的书籍多达三万多本(册),收藏余种、约0余册的中外期刊,内容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他一生广泛搜集、亲自剪贴各类剪报,总量达袋,累计多份;撰写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这里展示了他大约1/7的藏书。

开放信息

钱学森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