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与李煜

李煜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与后世苏东坡之水调歌头遥相呼应。于其中细品,二者之“天上人间”有二处不同。一,李后主之天上,绵邈飘忽,如梦幻泡影。东坡的天上,却相对比较真实。二,后主和天上之间,蕴藏着无限悲苦,直击人心。而东坡于天上,则更多了几分缠绵婉转之情。后主较于东坡,胜在他的纯,其悲之切,字字泣血。东坡词妙在其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二者之不同,在天上人间之殊途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但细细品味,不同之音有相同之韵,在珠帘绮户外,残月落花间,二者不事雕琢之词传达着的都是同样赤诚的情感

一·良辰美景奈何天

别来月半时月圆,欲寻春意逢春寒。丙辰年中秋,苏轼欢饮达旦,至大醉。醉时回想起自己那一夜的欢欣,却没有那个交心之人的陪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怀的惆怅无人能理解,只能把酒问青天。深秋月半时,明月自会圆。苏轼嗟号旻昊之天问,显然不仅仅问的是明月何时有,何时圆。明月之下的人,聚少离多,人可知明月团圆之有时,但人之团圆何期,显然不是人力所能知能量,只能寄问于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只剩那青天可问,但那貌似亘古不变的青天,不知道能不能与他共情,世上光阴荏苒,天上一天,世上已千年。也不知现在的天宫,是处于何年何月,有无悲欢离合,能不能体会到人生稍然即逝之无常感?在这一刻,东坡真的十分孤寂,唯一能托情思的青天也可能无法理解他。李煜,同样在平明时分未眠的他,则是醒于一阵春寒。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平铺直叙之语言拥有直透人心的力量感。李煜被那一阵春寒惊醒,看向窗外,大雨如潺潺流水,卸去了在枝头绽放的花朵,卸去了那良辰美景。怨那罗衾虽盛于华饰,却无法为他抵御春寒。回想起之前盖着罗衾的自己,不用担忧春寒,可以放心的享受它的温暖,这样的时刻仿若梦一般那么的不真实,伸手去抓,也很难抓住,他也只能叹息感慨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一个望着酒杯里的明月,寂寞难耐。一个看向窗外的骤雨,感慨万千。叹良辰美景奈何天,怨花好月圆人却散。二者身处不同时空,但是在这一刻仿佛交融在了一起,同样面对着不同的惆怅怨怼。

二·镜花水月

梦里的雕栏画栋,玉殿瑶楼,如水月花影,望之令人陶醉,不可自拔的想跳入水中,拾取其映照之花月,但是当纵身跳入其中后,这样的景象却散成阵阵水纹,只剩下一身湿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就像是水中之景,而贪,便是纵入此景这一行为。而对于李后主,那水里的景色确是他的天上,他纵入水中,凄寒彻骨之时,水月随波散去,他便与此景再无由相见,只剩下无限的留念。水中月,镜中花,如梦如幻,令人如痴如醉。苏轼也如后主,经历过巨大的人生转变,也和他一样,由天上坠落到人间。望着天上宫阙,苏轼欲乘风归去,回到他本来在的地方。他的天上,与李后主相比,却更为实在。苏轼所在的那个江山,还是那个江山,他的天上,还是那个天上。但是苏轼也同样回不去,我欲乘风归去。东坡也意识到,虽然天上实际存在,但他已是谪仙,再无法回去,而他的”欲“仅仅只是空想罢了。也不知是否是他离开的天上依旧存在的现实,给予了苏东坡喘息的时间,不像李煜只能空叹落花流水,还是他那一刹的觉性,在他看向天上人间的隔阂的时候,让他心里响起了另一种声音。

三·天上人间

晚来天净月清,遍洒郁罗萧台。苏轼欲乘风归到天上之琼楼玉宇中。琼为美玉,玉为丽石,远观二者都是极美的。苏东坡在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诘问中,也体会到了二者的美。他知道人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分散。但他看向琼楼玉宇的时候,不禁会思考,天上宫阙,也会如人间一样无常么?他在那个喘息的时间给予的思索中,触碰了一下那令人向往的琼玉,想象着天空所在的高度。这一想法让他瞬间收回了手。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石本性寒,而月色的清冷,更为其增添一分寒意。寒所蕴含的意象很多,但团圆给人带来的感觉与之相反,这样的对比在下句更为明显。苏轼在思绪中已乘风入了宫阙,在其中起舞弄清影。孤影一人,独自起舞,与月华相伴,长袖舞起点点银光,洒落在宫阙玉阶之上,与玉色莹白相呼应,构成了他的影子。此虽至美,但是却无人欣赏,无人相伴。天清月净此时也只能倍添寒意,想必这也是为什么他从琼楼玉宇中感受到寒气的原因吧。无常虽与此境无关,此地也有着无限清美,但比起万古不变的清冷,人世间烟火的给人心带来的抚慰以及温暖也不差。而李后主却不敢去思索他的天上,照看他的人间,因为他在人间很难看到温暖,而天上则对他有着深深的吸引。他独自远望的时候,只希望朱颜还未辞镜,林花不谢春红,红颜不变,花不凋零。但是他深知,这是无力的幻想,只能一遍一遍告诫自己,独自莫凭栏,独自莫凭栏。因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就算是姹紫嫣红,在他眼里也只是残红败叶。在美景中,他感到的也只是无限悲情。每次观望人间,只是更添一份悲切罢了。他也知道,他的“天上”已然如片片落红,随流水而去。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字字句句,层层相累,最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天上人间这一长长的叹息,其中的情绪也被积累到了极致。李后主因为人间给他带来的悲痛的重量,更愿意停留在梦中的“天宫”里,苏轼则因为他心中响起的另一种声音,让他从上阙的无论是对天宫的向往中,还是自己的怅然中,回到人间。

四·不应有恨

苏轼在天宫起舞翩跹的神魂,随着月亮转过朱阁,照向绮户,回到那个无眠的人那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过朱阁的可以是月,也可以是在天宫中舞毕的苏轼,因为这里并没有一个主语。但在最终,月和苏轼是互相面对面的。月亮的行为,他转过朱阁,低入绮户,照向无眠,月亮的照耀,是很柔和的,仿若有情一样,抚慰着那个无眠之人。因此他还是不解,这月亮如果这样的话,它不应有恨啊,但何事长向别时圆呢?那这本该有情的明月为什么在这时候那么不解风情呢?这里他更明确的点出了他把酒问青天的初衷,也更叠一层对亲人的思念。青天虽然没直接给他答案,但是结合上阙,他对天宫永恒的思索中得出来人间烟火更抚人心的结论中,答案也浮出水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若真有十全十美的天宫,在那起舞弄清影虽然美,但却清冷。人生若无悲离,月亮若无阴缺,那么他们的欢合,晴圆又因何而暖,因何而珍贵?天宫的清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悲离的衬托,人间的团圆,却因聚少离多而弥足珍贵。虽然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但因此也衬托出了与子由兄弟之情的宝贵。人间还有这样的情谊在。思乡,思亲,离别,失去的情绪还在,但是其带来的痛苦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苏轼也与他们达成了和解。既然自古以来好事难以完备,那么就只愿好事多多发生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们少经历离别。以婵娟代月,更为月添一分美好。就算是人难以长久,还有那明月同时转过无数朱阁,照向无数无眠之人。明月之圆其实无恨,因为人的离别它不能左右,它只能变得明亮,照向两个相同无眠的人,让他们在千里之外得以共赏这一轮明月,那么这也算是一种团圆了。

五·结语

苏轼与李煜同时起于一种悲痛。苏轼寄情思于明月,李煜托哀叹于落花。二者以自然之景衬托出了他们的情绪。苏轼见天上月明,把酒问青天,在这世上无人能解我的情思,我也只有问这见证了人生百代的青天。明月为何会在离别时那么圆,相聚时却残缺?李煜见雨打春红落,春意阑珊。月明更加几分幽怨,花落更添无数愁思。月明花落,他们心中所思,便是眼中所见。花开花谢,月圆月缺,每个生命都不免经历世事的无常,美好的消逝。不同的人,在二者以景传情中,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情绪,也能与二人共情。若二者情不真,意不切,也无法做到所思皆所见。对于这个情绪,李煜所做的则是将它推到极致,每每细读他的诗句,每个人对无常的经历所带来的情绪,都会萦绕心头,缠绵婉转,层层相叠,因此它能撼动人心。苏轼则是尝试自我排解,人们随着阅读他的诗句,这样的情绪会随着他的笔锋逐渐消散,因此能产生无限思索。笑叹自古难全的和解令人享受,令人回味,同时,孤立落花叹流水,沉浸在其中,对这样的情绪细品之,也不乏为一种乐趣。

二者诗文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YanciLiu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