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里涂《天问》
黄陵山,即屈原管理区营田边山。因有二妃庙、墓,被世人名为湘山。根据《长沙府志》记载,因为此山上有轩辕墓,故称黄陵山。所以此山有三个名字,湘山、黄陵山、边山。今营田镇所在地。
至今屈原区还留传着一个《落卷坡》的故事。
年前,屈原居住在凤凰“屈潭”之左的玉笥山上,他时常乘舟登上磊石山望郢都思念楚王、思念故乡;有时也登上黄陵山就重华,在二妃墓前发呆,思考。
一入冬,满目所及每块大的白白的沙滩、金黄的沙滩上都会出现“平沙落雁”的景观,看着头顶的大雁成“人”成“一”的自由飞翔,望着南来北往的大雁,他的忧思就会更加严重。
传说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三年后(公元前年)一直没有机会回郢都面见楚王。他想起自己竭尽满腔热情和智慧效忠楚国,楚王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谤语,而将他怒迁,现在远隔千里,却见不着楚王的面。他心烦意乱,不知何去何从。
于是他来到黄陵庙,他想当着舜帝和二妃神像的面,找太卜郑詹尹问卜。
屈原说:“我对好多事情是百思不得其解,越思心越烦,就像抽刀断水一样,阻止不住。故请您当着舜帝和湘妃的面,占卜占卜帮助我解释疑惑。”
于是,郑詹尹就在舜帝湘妃的香案上香,等香烟升起,就摆正蓍草、拂去龟甲上的灰尘,端坐求神。
神情落定,就跟屈原说:“先生有何疑惑尽可道来。”
“我是宁要坚守对楚国的诚恳朴实、忠心耿耿呢,还是要迎来送往、巧于逢迎而摆脱困境?”
……
“我是宁要坚守与天鹅比翼高飞的态势呢,还是要回来同鸡鸭在地上争食?”
屈原一口气把自己思考了好久的八个问题,和盘而去,也不管郑詹尹听没听清楚;又接着说:“上述种种,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舍弃哪个该遵从?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黄钟大吕竟遭毁弃,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则默默无闻。唉,沉默吧,谁人能知我廉洁忠贞的心哪!”
郑詹尹听完他的话,凝视着屈原已消瘦的面孔,说不出是心痛还是佩服,面对这位超凡脱俗的圣人,他知道屈原自己已经选定了目标,他能说什么呢?说了又有什么用呢?他说的屈大夫能听从么?……
他只好放下蓍草,抬头而望,太阳正在西下青山,一切好像都难能改变了。
他只好抱歉地说:“大夫啊,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白的时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说的道理。您还是按照自己的选择,实现自己的主张吧。龟壳蓍草实在是无法知道和给出你答案。”
于是,两人作揖言别。
明王岐《湘阴叹寄次回》云:“衰龄薄俗交相厌,裹足终朝守荜门。远出不过三里路,卜居常访独家村。”
黄陵山南10公里处至今就有一个卜居村,此山名称香炉山。中国著名词人蔡世平在此建《卜居书院》,延续这个传说。
说明《卜居》也创作于黄陵山,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屈原走出黄陵庙,仰天长叹一声:“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啊。”
他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乌龟垅上,(乌龟垅在汨罗江土星港南岸,屈原农场机关首建地),看着形如乌龟的山地,那个龟头直直地伸进了湘水之中,他想这不是万年乌龟的化身么?他应该回答得了他的问题吧?
于是,他喃喃自语、仰天而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屈原就这样,一连向天发出了个问题;相传他问着问着,天气突变,黑云压天,西风骤起,一阵暴雨袭来,卷起湘江巨浪推着白沙,向他扑来。他手中拿着的《离骚》书简,也被巨浪泊到了乌龟垅的北坡之上,四散开来。
屈原弯腰检拾,发现有三片书简被浪花卷入了河浪之中。他正着急之时,水面上浮来三只大乌龟,跟着三枚书简起伏,不一会儿就把三枚书简送上岸来。
屈原惊奇地大叹一声:“乌龟仙啊,难道你是说我的天问之答案都在我的《离骚》之中?”
屈原话刚说完,三只乌龟就消失不见,天也晴朗起来。
后来,大家把屈原《离骚》竹简散落的地方,叫成落卷坡;把乌龟垅叫成天问垅,南北朝时,就在乌龟垅设立了白沙戌,建有白沙亭纪念屈原。宋代时建杜公亭纪念杜甫,后来此亭到了湘阴东湖。
相传贾谊回京时携《鹏鸟赋》在此(汨罗江南岸)吊屈原,杜甫来湖南时,也将舟系于落卷坡处,写下了《宿白沙戌》。
水宿仍馀照,人烟复此亭。
驿边沙旧白,湖外草新青。
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
年,黄陵山营田镇中心广场,树起一尊屈原塑像,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亲笔题写《天问》两个大字,刻写在台基石碑之上;年,黄陵山上的汨罗纺织印染厂改制,根据乌龟垅的传说,命名为天问街道办事处,记住了这段故事。
那么《天问》有可能作于黄陵山么?
《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被后世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根据王逸《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放逐以后,心中忧愁憔悴,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平原丘陵之上,向苍穹发出呼号,仰面叹息,走进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的祠堂,看到墙壁上描绘着主宰天地山川的神灵,画面瑰奇美丽,形象神奇怪异,又有描绘古代圣君贤王行事的图画,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楚人哀叹屈原的不幸命运,将这些文字收集起来,即为《天问》。后人对此说表示怀疑,如王夫之就认为是屈原为讽谏楚王而作。
所以王逸的祖庙及王室公卿祠堂说,是判断《天问》作在何地的一个关键。
罗、楚共祖,屈原居住在玉笥山上南阳庙,相传就是祝融先祖庙,罗为子爵国,罗侯也属于王室公卿,屈原居住的就是此庙。有写在此庙的极大可能。罗子国地,考历史是熊绎时所控制的“南蛮”之地,故而周王封楚国时就顺便封了熊绎所掌控的南蛮之地,都丹阳。黄陵山是湘山、磊石山是熊山(楚山之谓),故而有了后世熊绎封“熊湘”之说。罗子国公元前年迁移到此,说明这片南至长沙、北至岳阳的长江南地,是楚国的实际控制之地,才可能将罗了国迁移至此。屈原公元前年到此,时隔年。
洞庭东部,早就是楚国的后方基地,而且是比较移稳固的基地,没有历史记载此地曾经为它国侵扰,说明平安稳定;所以屈原《哀郢》到此时,看到的是“平乐”之景。按楚人的习惯,人到此,楚庙到此是非常正常的。此时长沙城建立不久(考古说明长沙楚城是战国城),楚庙是否建立,还是一个未知。
洞庭西部呢,在屈原时代,战争频繁,多次易手秦国,有了楚庙,则也会被秦所拆。所以罗子国的楚庙,就成了唯一的解释。
黄陵山有舜帝二妃庙,舜帝也是黄帝系,屈原也有极大的可能在此作天问。
从天问中写了那么多二妃舜帝的内容来看,不写在黄陵庙似乎还不大可能。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这不正是诉说的是舜帝和二妃的故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