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群来自太空的人登上了热搜——
“天宫课堂”第二节课开课了。
3月23日,“太空教师”王亚平又来给大家上课了。
这场来自遥远太空的直播间,涌进了万人。
大家都想看看在地球上不可能完成的实验是什么样子的。
“水油分离”试验:在空间站里,水和油并不会自然分层。
“液桥演示实验”:在太空环境中,表面张力作用下的水,在两个塑料板之间搭起了一座桥。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冰墩墩。
原来这位冬奥会顶流退休后,去太空当助教了。
冰墩墩给大家演示了“太空抛物”实验:
冰墩墩被抛出后,并没有下坠,而是沿着抛物线匀速前进。
这已经是中国第三次太空授课了。
有人感叹,现在的学生可真幸福,能上这么豪华的课堂。
是啊,但我们也不会忘了,“太空课堂”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的负重前行。
回顾中国的航天事业,横亘在面前的“雄关漫道”被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大步越过,而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今天,我想带你们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征服宇宙的故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说起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肯定绕不开一个人。
年,正值年少的他立下了响彻天地的壮志豪言:
“面对浩瀚的宇宙,难道人就无能为力吗?”
“不,我们要探索宇宙,征服宇宙。”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在未来的七十多年里,他的理想改变了整个中国航天的历史。
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学子就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年,钱学森经历了被美国拘留关押、外交谈判种种艰难后,终于回到了祖国。
第二年,钱学森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随即,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
中国轰轰烈烈的航天事业就从这里开始了。
年,在美苏先后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后,毛泽东大手一挥: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受到毛主席的鼓舞,大家干劲十足。
“人造卫星”工程被命名为“”,意为年第一号任务,钱学森担任组长。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任务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有太多的难关了。
首先是人才极度缺乏,团队中很多人都只是大学毕业生,而且专业几乎都不对口,甚至连“人造卫星”都没见过。
不只是他们,就连“”核心骨干赵九章、钱骥对人造卫星的唯一印象,也只是刊登在美国杂志上的一张照片。
理论不懂还可以学,最难的还是薄弱的工业基础。
毛主席曾经感慨过中国的工业现状: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更糟糕的是,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撤走了所有技术专家,再加上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也是那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只能自力更生。
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国就像一个不被上天怜爱的小孩,一波三折。
没过多久,三年困难时期又是当头一棒,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就连科学家们都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无奈之下,“”任务只能先处于研究学习阶段。
直到年才开始正式实施,这个工程被重新命名为“”,意为年第一项任务。
虽然已经过了7年,但研究条件还是一样的艰难。
我们都知道航天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但在当时,科研人员的计算工具却是半自动的手摇式计算机,通常一条轨道的数据要计算好几天。
当时的研究员举了个例子,比如要算88x99,88可以输进去,但99要听着计算机的哒哒声一位数一位数按,通常一个乘法都要算一下午。
研究卫星的厂房,没有空调,没有净化器。
这样的条件放到现在,想要研究出人造卫星都是天方夜谭。
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奇迹。
年4月24日,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了发射倒计时。
为了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顺利发射,全国数十万民兵动员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我们早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在当时,全国卫星观测站的指挥通讯和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电线杆拉明线完成,有一根电线杆出事,全部通讯便会中断。
为了保证发射过程中的指挥通讯和数据传输正常运转,就需要确保每一根电线杆下都有人站岗。
一次卫星发射,就动用了中国60%的通讯系统。
终于,晚上21时35分,“长征一号”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登上了太空,奏响了一曲《东方红》,向世界、向宇宙郑重地宣告:
中国人在太空也有一席之地了。
这一刻,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五个有能力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轨道中运行,抬头仰望星空,你甚至还能看到它。
这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每一步走来都是泥泞。
一座又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硬是被他们踏出一条通向太空的天梯。
鲜为人知的“曙光一号”
航天人对于“星空”的热情就像永动机一样,永远不灭。
就在“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当晚,新的秘密航天计划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了。
全国的科研学者聚到一起,讨论中国未来的载人航天飞船应该是什么样的?
会议中出现了初步设想中的载人飞船样图和一个飞船模型。
这就是“神舟”载人飞船的前身——“曙光一号”。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薄弱的综合国力和混乱的政治局面让曙光一号研制工程举步维艰。很多人也在疑惑,花那么多钱去搞这一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再加上技术也不过关。
国家决定暂时停下“曙光一号”的研制进程,“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
从年起,整整25年光阴,钱学森所主导的各项航天重大工程中,只有载人航天尚未成功,这也成为了老人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
直到步入了8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了太空竞赛,停滞了十年的航天事业才重新开始起步。
雄心勃勃的航天人,终于开启了载人飞船的一系列成就。
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成功发射,给中国人民送来了新世纪的大礼。
随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实验飞船也发射成功,全世界都在等着中国人在太空的亮相。
载人飞船计划筹备的同时,航天员在全国的选拔也开始了。
众所周知,航天员的选拔是严苛到出了名的。
只是初选,就限制在现役的战斗机飞行员中。
仅仅是基本条件的选拔就要满足包括年龄、身高、教育背景等43个方面的要求,这还不包括医学、心理选拔以及综合评价。
甚至,航天员的妻子和孩子也要接受严格的临床体检。
即使从初选中脱颖而出成为预备航天员也不代表成功了,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航天员需要经历5年的魔鬼训练,每一项训练都是在和人的极限做斗争。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航天员要承受8倍于体重的压力,同时还要做出预定动作、回答问题,肌肉会发生严重变形,甚至会呼吸困难;
前庭功能训练:航天员要蒙上眼睛,坐在一把高速旋转的坐椅上,开始15分钟的天旋地转;
水槽承压训练:航天员身带铅块沉入水底,持续长达4-6小时的训练。
这仅仅只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还远远不够。
航天员的训练有八大类,百余个科目,数千个训练单元,涉及到医学、生理、心理、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各个方面。
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只要不退役,训练就不能终止——
即使“预备”航天员永远“预备”。
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宇航员
年,杨利伟在各项考核指标中都是第一,成功入选为“神舟五号”航天员。
惊喜之下,伴随更多的是惊险。
10月15日,杨利伟出征前,翟志刚和聂海胜一遍一遍地叮嘱注意事项,当时的训练研究员黄伟芬更是忍不住眼泪,偷偷跑去卫生间哭了。
而当杨利伟进入船舱中,整装待发,航天研究员也郑重地对他说:“咱们明天见。”
在航天的高风险之下,每个航天人心中都惴惴不安。
自古以来,凡是第一个冲锋在前的人都被称为勇士。
杨利伟也不例外,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早上9时整,神舟五号起飞了。
起初非常平稳,当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杨利伟痛苦得五脏六腑都要碎了。
他当时想着:“我真的以为我要牺牲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26秒后才慢慢减轻。
“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历经21小时23分后,杨利伟凯旋。
回来之后,杨利伟报告了惊心动魄的历程,经过航天研究员的改进后,之后的航天员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了。
另一边,一位老人也在床榻上焦急地等着胜利的消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了钱学森面前。
从太空凯旋的杨利伟也专程来到钱学森家中,向他报到。
自此开始,每一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专程向钱学森报到。
这种默契,一直保持到钱学森去世,“神舟七号”是他看到的最后一次载人航天任务。
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我更想称他为伟大的“梦想家”。
他的一生都用来了实现“征服宇宙”的梦想,正是这个梦想让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目睹过我们这个民族,勇敢而伟大的探索故事。
“嫦娥奔月”
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巨大欢呼声中,我们迎来了“嫦娥奔月”的新时代。
从“嫦娥一号”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时代。
运载火箭被人们誉为地球通向太空的天梯,正所谓“中国的火箭能打多远,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这也恰恰证明了,运载火箭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在宇宙中走多远。
“长征五号”就是我们深空探测最重要的火箭,但它的研制进展却并不顺利。
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升空,就在大家欢呼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在多秒的时候,火箭突然偏离轨道,坠入了太平洋海底。
这意味着,“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任务失败了。
至此,原定于年底执行的“嫦娥五号”探测任务也被迫延迟。
不止“嫦娥五号”,一大批重大国家项目“火星探测”、“载人航天”全都受到影响。
一时间,“长征五号”团队的每个人都陷入了对事业、对国家、对人民,巨大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当中。
最难过的是,对老一代航天人而言,这个型号的火箭已经准备了20年,倾注了一辈子的热情,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到头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20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一场空。
但航天人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等着,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痛苦和眼泪。
最重要的就是排查事故原因,但遥二火箭的残骸已经坠入太平洋海底,故障现场无法还原。
组成火箭的零部件多达十几万个,光发动机的零件就超过5万个。
无从入手,只能从零开始:
实验、分析、设计、改进、生产,再实验、再分析、再改进,循环往复。
那是一段无比煎熬的日子,团队成员用了一个词形容——“至暗时刻”:
“每天都要工作到12点以后,感觉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一样,不知道光亮在哪,不知道方向在哪。”
这样煎熬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天。
终于,遥二火箭失利的那一幕地面试车复现了,原来是发动机里的一个组件出现异常振动,产生了非常小的裂纹,就是这个小小的裂纹让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
在国家、人民的期望下,中国的航天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不到一年,终于从十几万的火箭零部件中找出了故障原因。
不负众望的另一面是,众望所归。
中国航天人,你可以永远相信他们。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终于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正式让中国运载火箭低轨和高轨的运载能力均跃升至世界第二。
自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爆发期。
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带回了克月球样本,告别了曾经只有美国赠送的1克月壤的时代,就连美国宇航局也坐不住脚了,直接要求中国分享探月数据。
也是这次探月,让淳朴善良的中国人对月球备感“失望”——
月壤不能种菜。
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又收到了中国航天的另一份大礼——
“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
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飞行了4.65亿千米后,终于抵达火星附近,为我们传回了图像,“天问一号”也正式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新的一年,到处都充满着希望。
年4月29日,“长征五号”火箭搭载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登上太空,这意味着在太空,我们有了一个属于中国航天员自己的“天宫”之家。
半年后,这个家迎来了三位家庭成员,也就是“天宫课堂”的三位老师。
他们将在“天宫”的家里停留6个月,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最新里程碑。
未来,当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个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
中国的航天事业,早已走到了世界航天的第一方阵。
丰功伟绩的背后,凝结着每一个航天人的汗水和泪水。
中国航天的接力棒,从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手里传承下来。
唯一不变的是航天人对“星辰大海”的信仰,是中国人“征服宇宙”的决心。
未来,我们的征途将会到达更遥远的宇宙。
点个「在看」,致敬中国每一位航天人。
参考资料:
杨利伟《太空一日》
纪录片《我们的征途》、《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太空英雄》
星球研究所《如何成为一名中国航天员》
科学大院:《纪念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训练时,要承受相当于8倍体重压在身上……”成为一名航天员,要经历哪些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