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港中小学,航天明星被追捧中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6月25日,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活动进入第三天。“宇宙天团”6位航天科学家陆续走进香港6所中学举办讲座,与学生们近距离互动交流,介绍航天成就,分享航天经验,传递航天精神,激励香港青少年爱科学爱航天,树立星辰大海的科学梦想和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精心装饰的会场环境,五彩缤纷的开幕礼花……学校师生们用最高礼仪,隆重欢迎航天科学家团队的到来。

戚发轫院士:“我能克服苦难,还是因为我爱航天”

皇仁书院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就读。年来,皇仁书院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社会贤达,为祖国的发展和香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等一行来到皇仁书院,十余所学校的四百多名学生代表专程来到现场,超过名学生汇集在线上,聆听戚院士讲述我国航天事业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讲座正式开始前,赵小津书记代表航天科学家团队在致辞中表示,皇仁书院的校训是“勤有功”,航天人始终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他指出,通过航天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能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航天,更深刻地感受航天精神,更加坚信科学的力量、梦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最后,他向孩子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航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长大后选择投身航天事业,一起在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赵小津书记表示,在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进程中,香港青年可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衣着统一的学子们端坐在礼堂,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反映我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视频。当看到神舟十二号飞船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敬礼的画面时,不少孩子眼中泛着泪光。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戚院士一开场就把学生们的思绪引入浩瀚的太空。他讲述了人在失重状态下如何活动、太空辐射怎样应对、其他星球上的稀缺资源、太空成果与日常生活,阐述了中国航天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原因、航天“三大精神”的核心内涵,并寄语当代青少年爱国奋斗。整场讲座戚院士全程脱稿,“金句”频出,吸引着学生们认真倾听。

在互动交流环节,有学生向戚院士提问,在工作中如何克服困难?戚院士结合自己少年时期立志要学航空、造飞机的经历,总结说:“我能克服苦难,是因为我爱航天事业。这个信念也是我的动力,有了爱,就能克服任何困难!”现场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谢军总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一行来到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学做讲座。为欢迎航天科学家的到来,何玉清中学的学生亲手制作视频,介绍了该校中学生们以往参与的航天实验项目,并以此向航天科学家致敬。来自保良局属下17所中学余名学生代表,秩序井然地等待着谢总的演讲。

当“重量级”嘉宾谢军总师走进会场,偌大的报告厅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谈及我国的北斗系统建设,谢总用三句话概括总结:解决有无,北斗一号横空出世;追赶国外,北斗二号独具匠心;服务全球,北斗三号中国贡献。他指出,现在的成功凝结了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图文并茂,谢总讲得精彩纷呈,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还认真做着笔记。

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历程,谢总向同学们阐释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深刻含义。他说,新时代北斗精神反映了中国航天人站在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动担当,瞄准一流,坚持创新,实现超越发展的坚定决心,是航天精神在新时代丰富发展的生动实践。他深有感触地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有目标,终将得以实现。”

最后,谢总寄语大家:“希望能给同学们播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让同学们早日成为国家建设、科技发展的人才。”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孙泽洲:“有压力才能相互促进”

香港拔萃男书院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的演讲学校。在叶杰全演奏厅,孙泽洲总师从“人类为什么热衷于探测火星”导入主题,通过“灵魂之问”的设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遇到的的困难,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采用了哪些解决方案。

他特别解释了“天问”和“祝融”的深刻寓意。他说:“天问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求索宇宙真理的亘古之爱,对探索与创新的热切渴望。”“祝融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历程就是将神话变为现实的过程。

谈及“天问一号”研制成功的原因,孙泽洲总师表示,火星探测器研制成功是必然的结果,虽然我们国家起步较晚,07年才开始研究火星探测,但是天问一号研制团队定信念,不畏艰难,将每一個步骤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做到一次性实现“绕着巡”。同时,他还鼓励在座的同学,要积极参与国家科研工作,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贡献。他以学习一门功课举例,发展航天事业就像学习一样,也会遇到挫折和不如意,但正是这些困难,才使得航天梦更加伟大,而在努力过后,才能从中收获喜悦和自豪。

现场交流互动环节,同学积极提问,孙泽洲总师耐心回答,现场掌声不断。有同学提问:在探索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的团队如何应对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和比较?孙泽洲总师表示:“对于行星探测来讲,世界多国的共同参与其实是件很好的事情,大家可以相互促进。就像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步,可能跑着跑着就没有动力和目标了,如果几个人同时在操场上跑,既相互比较又相互促进。多国共同参与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知宇宙星辰大海。”

张熇:“未来已来,接续奋斗”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演讲的学校是德兰中学。德兰中学是一所女子中学,一踏进学校大门,张熇就受到了“明星”式的欢迎,学生们做了张熇专属的明信片请她签名,围着她请教问题。和学生交流时,她说,在航天事业上,女性和男性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喜欢航天事业,喜欢有点冒险的、有挑战的事就去干,没什么区别”,可能照顾家庭、陪伴的时间会相对少一些,“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家里人对我也非常支持”。

当张熇总师步入报告会会场时,看到现场布满了代表浪漫色彩的蓝色和紫色航天员、火箭图案的气球,看到来自14所中小学的多名师生挥舞手中的小国旗,起立致敬,听到大家集体高唱国歌时,张总眼眶湿润了。在报告会前一天,张熇总师专门把报告做了适合中学生的改动,对专业名词进行了通俗解释。演讲时,她还给学生推荐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普作品。

演讲过程中,她特别讲到,航天人在硬核的科学外壳下还保有浪漫情怀。比如,嫦娥三号外场试验队的队员们,在试验区广袤沙漠上建起“望舒村”,“望舒”这个名字来自中国神话故事中为月亮女神驾车的一个神话人物。航天人用“沙漠英雄树”胡杨木刻下一串数字:,做成一个“指示牌”,这个数字代表着地球飞向月球有公里的距离。同时,“这个就是我们的目标”。

谈到对探月精神的理解,张熇说:“二十多年的探月征途,看得见的是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过关夺隘,一场场拼搏会战,一个个幕后故事;看不见的是融入航天人血脉的精神力量,点亮着航天人无数个不眠之夜,折射出航天人自主创新的熠熠星光,激励着航天人永远前行。”

在回答同学提问时,张熇强调:“航天人往往不会放弃,而是攻坚克难。”她也鼓励在座的学生,在未来人生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努力都能克服。

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广大媒体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