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该了解的大数据
昨天的他们
↓↓
(视频来源:解放军报)
今天的他们
↓↓
(神舟十二号与地球同框,航天员舱内“玩笔”状态不错;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时间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
同时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标准最高、各方面指标要求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
(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动画,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约90天后返回地面。
(从左至右依次为汤洪波、聂海胜、刘伯明3名航天员;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从前的“第一次”现在的“每一次”
第一枚火箭
年2月19日,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和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试射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
第一颗卫星上天
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一枚“一箭三星”
年9月20日,中国成功用一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3颗卫星分别是实践2号、实践2号甲和实践2号乙。这种“一箭三星”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第一颗通信卫星
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升空。随着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入轨精度极高。5月14日,卫星正式交付使用。中国卫星通信业务由试验阶段进入到使用阶段。
第一颗气象卫星
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在太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地遥感卫星。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颗海洋卫星
年5月15日,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1号A”在太原发射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图中是航天员杨利伟
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
杨利伟成功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使我国成为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年10月24日,我国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它在进入月球轨道运行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日本、欧洲之后,第五个拥有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第一次太空行走
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进入太空。
随后,翟志刚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虽然行走的时间和距离都不长,但这标志着中国航天的一次重大飞跃。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第一个空间实验室
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完成了中国首次飞船对接。
第一颗火星探测器
年1月8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乘俄罗斯福布斯号采样返回探测器升空,开始对火星探测研究。
11月9日,俄罗斯宣布福布斯号变轨失败。虽然,“萤火一号”未能成功,并不能阻挡中国的火星探测。预计“萤火二号”将在年发射。
第一辆月球车
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将嫦娥三号发射成功,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
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号成功发射。
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在西昌发射成功。
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玉兔二号开始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这是人类飞行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年10月31日,北斗-1A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卫星导航系统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出了全球时代。
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具备向全球提供服务能力。
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
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全球已有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第一次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
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
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
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成功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中国航天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工程。
从前的“第一次”成就现在的“每一次”,期待航天员出征凯旋归来!
未来↓
年,我国预计还将发射2艘天舟货运飞船、2艘神舟载人飞船,以及梦天和问天2个实验舱,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设。
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全过程图解
想了解更多有意义的数字及大数据产业应用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