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日报」
北京时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光时刻”。与有荣焉的是,在“大国工程”探索无垠宇宙的进程中,青岛的科技元素有着实实在在的“参与度”。
从飞船发射到顺利返航,青岛理工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中国电科22所、海尔生物医疗、青岛智腾微电子等青岛高校院所和企业为“上九霄”的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青岛科技参与测控、搜索、保存样本等,飞船回家“稳稳的”
这次返回任务过程复杂,风险环节多、实施难度大。为保证航天员凯旋,地面各系统早已周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用遍布全球的测控设备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同时,喀什测控站、青岛测控站和厦门测控站也以最快的速度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参数装订、指标测试、通信对接、信息联调等前期准备工作,各项数据指标正常。
由青岛测控站参与其中,三大测控站形成的“测控大三角”以接力的方式保障了飞船圆满着陆,让“太空出差”的三位宇航员能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得以回家团圆。
而在飞船“回家”的路途中,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团队博士郭阳告诉记者,在飞船进入大气层之前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该技术可将飞船返回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毫秒内进行“实时翻译”,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姿势,让地面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
中国电科22所研发的设备则打造了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救网络,在飞船发射和返回阶段保障着“东风”主着陆场、六大战区应急着陆场以及三个海上应急溅落区。这意味着,在这些区域内,飞船无论在哪里降落都可以被及时、准确地搜寻到。
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3个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为了让航天员的“太空之旅”吃得舒服、科研顺利,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冷储箱随飞船升空,将安全、科学、高效地保存太空生理样本,为我国航天医学研究提供天地全程冷链的技术保障;海尔空间站冷储箱则首次随天和号核心舱升空,将用于安全存储航天员太空食品。从年到年,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二号,十年间海尔生物的产品已经“六入太空”,为中国空间科研和空间探索提供了重要保障。
还有一家岛城企业也参与其中——青岛智腾微电子有限公司为火箭装配了涉及压力、温度等要素的变换器,在发射过程中完成了控制和环境参数的测量任务。
在我国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青岛的科技护航已经随处可见,为一个个“大国工程”贡献着青岛力量。
九霄逐梦路上,青岛参与大国工程实施成为“常态”
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护航是青岛科技在大国工程中发挥作用的缩影。
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中,青岛科技大学的研究成果协助探测器在着陆段利用光学相机获取火星表面图像,并提取星面陨石坑、山脊、沟壑等特征作为导航陆标,通过跟踪这些特征从而对自己的位置、速度、姿态等进行估计,再结合惯性导航信息更准确地明确位置,从而完成精确着陆。
海丽雅集团助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模型。
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着陆伞绳连接技术,则主要作用于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后安全着陆这一核心环节。海丽雅集团副总工程师徐连龙介绍,这个过程中,探测器要在7分钟内将时速从每秒5.9公里降到零,减速伞打开的一瞬间和探测器着陆的一瞬间对伞绳的冲击力都非常大。海丽雅的绳索插接技术,可最大限度提高伞绳强度、减少强力损失,成功确保着陆器安全。
磁光开关
在嫦娥五号任务中,青岛企业浦芮斯光电贡献了“磁光开关”,这是嫦娥五号测距测速敏感器中的关键元件之一,相当于嫦娥五号的眼睛,在它登上月球和飞离月球时可以感知月球的三维方位和飞行速度。
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团队研发的遥操作作业平台,在嫦娥五号空间段和月球作业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控”指导嫦娥五号在月球上行动、获取土壤。
嫦娥五号返航之时,驻青科研单位中电科22所还研制了10余套机载/车载搜索定向产品,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实现了对返回器从出“黑障”到着陆全程的跟踪定位,助力科研团队在广袤的草原上精准找到了回家的“嫦娥”。
一项项“大国工程”背后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岛越来越多地参与我国航天事业已经成为“常态”。
无论是下地还是入海,都要“更高”“更快”“更强”
其实,青岛在大国工程中的“参与度”不仅仅体现在航天事业领域,从宇宙苍穹到深海大洋,祖国的追求始终是青岛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
雪深测量雷达。
年12月8日,中国、尼泊尔两国向全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6米。其中,中电科22所负责了关键的第三步任务实施——通过研制的雪深测量雷达,精准检测出了珠峰山顶冰雪厚度,还原了珠峰山体的真实高度。中国电科22所探地雷达部主任于景兰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相当于测量人体身高时,精准测出头发的‘厚度’。”
对于“更快”的追求是大国交通发展永恒的梦想。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在高速磁浮这一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制高点”上,青岛科技历时5年攻关,为我国占领了全球交通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将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作为海洋科技重镇的青岛,对我国探索海洋作出的贡献更是“功勋卓著”。
去年7月16日下午,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组织实施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万米深渊观测科学考察团队顺利返航。在此次综合科考中,“海燕-X”将世界深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刷新”到了米,标志着我国在万米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启了水下滑翔机的万米观测应用新时代。
同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米,挑战全球海洋最深处。这个过程中,“沧海”号视频着陆器全程陪伴,为“奋斗者”号拍摄了清晰的作业视频,实现了全球首次实现万米洋底直播。这背后,负责海底长续航视频拍摄能源供给的国产深海锂电池功不可没。而这份能源保障,来自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全海深固态锂电池系统。
我们或许没办法精确测量出一座城市科技发展的“高度”,但科技要素在“大国工程”中的身影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系”。放眼全国,青岛科技已经随着大国科技的发展实现了“上天入地下海”,闪耀着夺目的光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