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而今天,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稳稳地降落在预选着陆区——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本次任务成功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一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付出。是他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梦想照进现实。本文托普仕留学就为大家介绍“天问一号”背后的“大学力量”!
图源: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火星磁强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我国深空探测中首个承担单机级科学载荷任务的高校,独立研制的火星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随“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西安交通大学
新型镁锂合金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应用了由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教授及团队研制、与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共同开发的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造国旗、实施火星捕获
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这是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这抹鲜艳的中国红出自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吴晓宏教授团队。
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飞行获得成功。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航天器控制团队参与了火星环绕器制动捕获方案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
火星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自然也少不了北航师生团队及优秀校友的贡献。“天问一号”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李海涛就是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
李海涛总设计师亮相央视《开讲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应急信标装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了火星应急信标装置的研制任务,将搭载“天问一号”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是国内唯一独立承担火星探测器载荷研制任务的高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航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是项目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而南航级校友孙泽洲担任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
北京理工大学
“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
作为“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北京理工大学届本科校友鲍硕正在向“天问一号”发出指令。
天津大学
火星探测着陆
天津大学蒋明镜教授的“北洋能源与环境岩土团队”承担了我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地面火星地表研制项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图像和数据压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云松教授图像传输与处理团队参与了本次火星探测中多个科学载荷的图像和数据压缩任务。
北京科技大学
火星探测器总指挥
北京科技大学校友赫荣伟担任火星探测器总指挥,助力中国航天再次走向胜利之路。
赫荣伟表示,“实现了一个梦想,后面还有更多梦想。深空探测,是我们这支队伍永远不懈的追求。”
青岛科技大学
着陆器自主导航
在这次任务中,青岛科技大学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参与火星探测任务的单位,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安全地着陆提供技术护航。
辽宁科技大学
火星探测车上的“中国制造”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上的光学窗组件材料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膜,是由辽科大胡知之教授的团队研发生产出来的。
这一响当当的“中国制造”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在该高端电子品产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让我国在航天航空材料领域,在国际舞台上见证了中国骄傲。
胡知之教授团队(图源:辽宁科技大学新闻网)
香港理工大学
两支跨学科团队参与其中
香港理工大学有两支跨学科科研团队参与其中,分别为火星着陆区的地形测量和评估,以及落火状态监测相机(即火星相机)的研制作出贡献。
从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第一代长寿命实时传输对地观测卫星,到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再到如今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高校科研力量功不可没!
“天问一号”作为中国目前飞得最远的探测器,代表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在这场关于“航天”的考试中,毫无疑问,中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祝愿中国航天员向着浩瀚无垠的宇宙,继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