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发现了多少次,可能存在的生命

千百年来,当人们仰望星空时,总会禁不住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这个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人类是孤独存在的吗?我们是多么地想知道,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的存在。我们捕获各种从宇宙传来的信号,把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宇宙飞船飞往遥远的太阳系之外,一心想找到地外生命与文明的蛛丝马迹,可是,至今却杳无音讯,也没有找到任何外星人充分的证据……旅行者1号模拟照而在年8月7日,似乎天外送来了一个让人喜出望外的“礼物”。科学家们宣称:在一个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质,这意味着,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着生命!这个陨石,据说是在万年前,一个小行星撞击上了火星,导致一块火星的岩石脱落,并飞往地球。最终于1.3万年前坠落在南极洲的阿兰山上。ALH陨石这个重达1.9公斤的陨石,于年被发现,并命名为ALH。科学家们通过检测,发现里面含有碳酸盐的微结构,多环芳烃的特征,以及生物膜的微结构等。这暗示,火星在36亿年前可能存在原始形态的微生物。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美国各大媒体都在大力争相报道,他们都在宣称:火星上存在生命,我们可能来自火星!甚至当时在任的克林顿总统都不得不出来,发表一番公开的演讲……ALH陨石中发现了疑似蠕虫化石的结其实,这篇科研论文说的只是“可能是过去的火星生物群的化石遗迹”,但又强调“也可能是无机结构”。当时并没有定论,只是认为,不排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这种可能。我们在追寻地外文明的过程中,这种一惊一乍的“发现”,并非仅此一次。推测火星上存在生命,最早的是,年火星大冲时,意大利的天文学家斯基亚帕雷利,利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发现,火星上一条条的暗线,连通着一块块的暗区,看上去就像一条条的河流连通着大海。于是,他称这些暗线为“水道”。斯基亚帕雷利制作的早期火星地图喜剧性的是,这个意大利语的“水道”,后来竞被人们翻译成了“运河”。水道是天然的,而运河可是人工开拓的,这意味着火星上有着智慧的生命。后来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些“运河”,只不过是火星表面低反照率引起的误会。然而,这个充满着想象力的推测,曾经激发人们探索火星的好奇心,也成为到火星寻找生命迹象的无穷动力。于是,从年开始,前苏联第一个探测器发射至今,我们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近50个各种探测器。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火星能否被改造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为人类提供第二个栖息地,也成了探测和研究火星的原动力。那么,火星上真的存在着生命吗?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和火星上的生命有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具备怎样的条件,行星中的生命才有可能的存在。从地球上对生物的长期研究和对生命的认识,得出的经验和结论是:生命的出现,必须有液态水或其他液态介质的存在,这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而一颗行星是否是宜居星球,主要也取决于其表面温度是否适合液态水长期的存在。要保证行星上有液态水,这跟行星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液态水存在的温度一般在0~摄氏度之间,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而行星的温度则与它所在的中心恒星的光度和距离有关。假定一颗恒星的光度是L,在距离该恒星为d的行星温度可由一人个公式得到:L=4πd2σT4。其中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量。这颗行星离中心恒星太近或太远,都不行。这个在恒星周围,适合液态水长期存在的环状区域,就称为“宜居带”。地球正好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中,而火星则在“宜居带”的边缘上。宜居带示意图除了行星与中心恒星的距离,恒星的质量也至关重要。如果恒星质量太大,则它的寿命就越短,这就不利于生命的孕育,因为生命的孕育需要时间,并且要进化到高级生命的话,起码也得有上亿到几十亿年的时间。比如质量是太阳5倍的恒星,寿命就只有2亿年了,这个时间还来不及让生命进化到高级形式。再比如一个质量是太阳60倍的大恒星,它的寿命也就万年。这个时间,对生命的演化来说,是非常非常之短的。地球诞生后8亿年,才开始出现最原始的生命。而恒星质量太小,行星的轨道太过于接近恒星,就被恒星引力牵制,像水星一样只有一面对向太阳,这样的环境,也不适合生命的生存与繁衍。因此,恒星的寿命要大于宜居带的寿命,才能使宜居带内的行星诞生和繁衍生命,甚至出现高等智慧生物。银河系宜居带与太阳系宜居带科学家们推测出,地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除了液态水或其他液态介质外,还得有组成有机物质的元素,构成这些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最主要的是碳,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其次是氢、氧、氮、磷和硫,即所谓的CHNOPS。于此,探索地外行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有两个重要的方向:一是是否有液态水,二是是否有有机物质。年,第一个探测器“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开始探测火星生命的迹象。虽然没有找到火星生命的确凿证据,但是在其他探测器很多次探测火星的过程中,发现火星早期曾经存在表面水体。这些发现暗示了火星过去或现在存在适宜生命繁衍的环境特征。海盗号年欧洲发射的“火星快车”在火星大气中检测到0~30ppb的低浓度甲烷(CH4)气体的波动,暗示每年从火星表面有超过吨的气体释放。接着,在年,“好奇号”同样探测到7ppb甲烷。探测到甲烷,这预示着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着生命体。地球上的大部分甲烷都来自甲烷菌,当然,地壳中还存在一些原始甲烷,是地球在形成碳水化合物过程中的残留物。所以,火星上发现甲烷,也有可能是火山活动造成的或是彗星或其他小行星带来的,同时,这个甲烷源很可能就是制造这种气体的甲烷菌,也就是火星的生命。好奇号好奇号”不仅发现了火星上的甲烷,在钻取火星岩石过程中还发现了有机物,不过,还不能确定这些有机物的确实来源。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我们虽然有了一点线索,但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还得继续寻找......除了火星,科学家们推测在太阳系内,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地方,还有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和木卫二(欧罗巴)。而太阳系之外,最早认为适合生命存在的两颗行星是,绕着红矮星GIiese运行的,GIiesed和GIiesec。年9月又发现另外一颗环绕X的行星,它在GIiesed和GIiesec之间,被认为是比GIiesed和GIiesec更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但是这颗行星是否真的存在,还没有完全的确认。Gliese的宜居带与太阳系的宜居带比我们如今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发现了上千颗”太阳系外的行星“。但是,这些行星,按照”宜居带“的概念,比较接近地球环境的,最多也只有2-3颗。比如开普勒f行星,就位于开普勒行星系的宜居带中,它的质量约为地球大小的1.1倍。开普勒22b行星,位于开普勒22行星系中家居带的边缘上。开普勒f行星位于开普勒行星系的探索地外生命与文明,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地球上的生命来源,至今也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但是,似乎已经发现了不少的线索,我们不会就此止步......年,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车和环绕探测器,正在飞往火星的征途中。它们携带的探测设置高端精良,代表人类最高的科技水平,揣怀着人类的梦想和希望。也许它们这次的任务,带回的火星样品中,能够给我们更加正确的答案。和大人聊科学,小朋友却听懂了,就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