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火星图像
在今年的二月五日,中国太空总署公布了第一张由“天问一号”传输回来的火星图像。这是“天问一号”首次拍摄到火星的照片,也是中国首次。或许很多人在观看天问一号第一次传回的火星图片时,不会觉得那是一张火星的图片,因为传回的图片是灰色的,与大家印象中的火星相差甚远,但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太空的光感波段不同,虽然没有以前NASA公布的图片那么耀眼,不过,这足以证明,中国对外太空的探索已经开始同美国齐头并进。目前,“天问一号”在首次传回火星图片后,时隔三个月,它终于找准机会,登陆了火星。
图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消息称,在5月15日,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上天问一号登陆器成功着陆在此,登陆器中载着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祝融号的成功登陆让中国成为第三个在火星上进行软登陆的国家,也是第二个部署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截至目前,人类对火星的探险成功率只有50%左右,而登上火星表面并顺利工作的探险成功率更低,只有20%左右,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火星探测器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千米,要想在7-9分钟内,使速度在可控的状态降为0,以此来实现在火星上的安全着陆,这是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困难和失败最多的关键因素,大多数的失败都是都这一阶段。
图为分离过程
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器着陆的时刻虽然不能直接目击,但是这个过程还是可以演化出来的,当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太空层后,环绕器和着陆器就此分开,其中环绕器将留在入火轨道上,而着陆器将进入火星大气层,开始时速度达到每秒4.9公里,这时候借助火星大气的减速作用可以使着陆器的速度逐渐降低90%,到离地距离到达一定程度后,打开减速伞让着陆器的运动速度进一步下降,最后在到达离火星表面数百米高度时,抛下减速伞,再启动大型反推发动机进一步减速。
图为“天问一号”动力减速模拟图
在成功将着陆器的速度彻底降下来后,在离火星表面约米处,着陆器会进入到悬停和平移状态。而这一步最终的目的是寻找火星表面上最佳着陆地点,在发现着陆点后,慢慢下降,在接近地面时,速度还会进一步下降,将速度维持在每秒0米,然后,关闭反推发动机,把“祝融号”火星车平稳放入火星表面。
对于此次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美国航天局学者卡蓬特止不住感叹,中国正以一个系统的方式增强其太空探索能力,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中国将占据领导位置,太空秩序将就此改写。而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美国将面临2种选择。其一,放弃对中国航天领域的禁运令,开始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全面的合作。其二,加大力度阻止中国对太空的探索,就此开启一场中美在太空中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