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这是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发出的《天问》,他好奇日月变换,星辰明暗之间的运行规律。
多年后的年,我国将火星探测系列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这是对屈原“天问”的延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追求真理的坚韧和执着,对宇宙深空探索的文化传承。
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将用最新的科技给屈原“天问”予以回答。
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胖五”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与印度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仅环绕火星飞行不同,我国“天问一号”将一口气完成环绕火星、着陆火星、巡视火星三大任务,如果成功,这将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
我国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源于探月工程。
我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计划,目前已经完成绕和落,随着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上着落,我国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登陆的国家。通过探月工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航天人才,这些人才如今从探月工程来到火星探测工程,继续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这些航天人才来自何处,背后有西安这两所大学的身影。
就在“天问一号”成功升空后,西北工业大学发布了庆祝文章,在祝贺“天问一号”成功升空的同时,也对为此付出汗水、智慧、辛勤的西工大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这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有无数西工大人的付出。
他们是:
计算机应用专业,级校友余同学,参与火星探测系统集成相关项目;
检测技术与仪表专业,级校友李同学,担任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自动控制专业,级校友何同学,参与探测器计算机模块研发;
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级校友王同学,负责测速测距敏感器的研发;
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继宏,作为火星探测器的技术审查专家组成员,协助任务团队对探测器系统的气动、防热和结构进行审核。
由于保密原因,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具体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从89级到06级,我们看到的是西工大一直在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人才,看到了老一代科学家携手新生代科学家为我国航天默默付出。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更是西工大人爱国情怀的传承。
西部工业大学一直与我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从探月工程到北斗系统,都有西工大的身影。
和西工大一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为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人才的支持。
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他曾任我国探月工程的副设计师,长期工作在航天科技一线,用其所长,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张荣桥教授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有通信工程学院李云松教授团队参与了本次火星探测中多个科学载荷的图像和数据压缩任务。
李云松团队一直在我国航天领域深耕,从嫦娥一号到四号,每一步都凝聚了李云松团队的智慧。
除了西安这两所高校外,远在黑龙江的哈工大同样参与了火星探测任务,他们研发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系统,为天问一号提供遨游星辰之间的动力。
年前屈原的“天问”,将被我们一一解答。
我们深信,在西工大,西电大、哈工大等国内高校以及全体科研学者不断的努力下,我们将飞向深空,解开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