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秭归县第一实验小学周钰轩
《橘颂》声声,惊艳了两千年时光。
乐平里的炊烟中,缭绕着他两千年前的呼吸;照面井的波痕里,荡漾着他两千年前的容颜;那一棵棵披着霞光的橘树啊,仍伫立在秭归坚守千年的等待,等待他亲切的乡音,等待他深情的吟唱……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前),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今湖北省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辞集大成者,骚体诗开创中国诗歌之先河,对后世历代诗歌影响深远。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共计25篇作品传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选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作品赏析:《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赞美其坚贞不移的品格。“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与高洁的人格形象。
千年吟诵犹在耳,《橘颂》新篇已成章。
两千年后的今年,屈原故里勤劳智慧的人民,用科学技术力量让屈乡大地洐生出“育橘为橙”的神奇故事,千年橘树迸发出蓬勃激昂的生命活力。
神奇的北纬30,独特的峡江小气候,屈原故里的钟灵毓秀、秭归人民40年坚持不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缔造了秭归“四季有橙”的人间奇迹。
而今的秭归,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是国内首个实现四季产鲜橙产区。脐橙产业带科学分布,早熟品种上山,晚熟品种下河,中熟品种种山腰,错峰上市销售成为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全县柑橘品种达到个,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60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涌现3个亿元村,12个村产值超万元。
秭归脐橙的神奇旅行
一种甜蜜注定在人间四月绽放。
伦晚,不仅仅是一枚橙子。
在最美人间四月天,伦晚是科技的,是山水的,是文化的。是心血,是汗水,是橙农一年多的殷切希望,是忐忑的心跳和期待的目光。
轮到你我的,是修来的缘分,一点都不晚,只有相见恨晚。
在去年春天出发,辗转一个生命轮回,花开花落,又逢花开,这样甜美的结果,值得我们尊重、拥有、品味、歌咏。
来源:秭归文化文艺
▼
往期精彩回顾
▼
监制:郑家裕
编审:张新玲
原标题:《两千年前,他吟橘为诗。两千年后,他的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