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青岛学子现场见证中国天问一号发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jiepai/13440.html

半岛记者孙雅琴

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火箭飞行约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而在发射现场,有六名身着校服的青大附中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与众多科学家一起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在距离火箭发射最近的地方,用心记录着伟大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亲眼见证历史时刻,感受火箭发射的震撼

“三十分钟!”“十分钟!”“一分钟!”……当文昌航天发射场01号指挥员雄壮高亢的指令声发出时,现场的嘉宾席上沸腾了!青大附中的学子们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紧张地等待着最后十秒的发射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发射!”12时41分,伴随着点火指令的发出,现场顿时变成了欢腾的海洋。青大附中的学子们拼命地摇动着手里的国旗,尖叫着,呐喊着……他们向着升腾的长征五号,向着头顶的蓝天和苍穹,齐声高喊:“我们来啦,火星!”

“我们是在距离发射点仅有3公里的位置亲眼见证的,太震撼了!”7月23日下午,记者联系到青大附中此次前往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学生代表王梓豪时,他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他在距离发射点最近的安全位置,和众多院士、科学家们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火箭发射瞬间的轰鸣声,还有我耳边的欢呼声和尖叫声都是那么真实。虽然从火箭发射出去到肉眼看不见,只有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但是带给我的那种震撼将会是永久的!”王梓豪激动地说。

“火箭发射的那一刻,我差点哭了出来。祖国飞速发展的航天事业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感受到了祖国科技的强大,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深深的自豪!”另一名青大附中学生乔宇欣告诉记者,她前一天晚上激动得都没有睡好觉,脑子里全是火箭发射的壮观场面,而实际发射现场远比想象中的更加震撼。

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受大国崛起

据了解,此次奔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见证“天问一号”发射的青大附中优秀学生代表,全部来自学校的“金牌”学生社团——青大附中山鹰科学院。他们分别是刘德轩、孙琮人、王兴崟、刘仲琪,以及王梓豪和乔宇欣六人,都是热爱航天科技的学生。青大附中学子们此行经历十分丰富,除了亲眼见证火箭升空,他们还走进了文昌航天科普馆,学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光辉成就、“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感人事迹……学生们从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感受着过去祖国航天技术在艰难岁月中的不断发展,体验着祖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辉煌的历程。在科普馆里,大家还见到了第一批航天员用的失重训练仪,并上去亲身体验了一番。

“此次文昌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苦亦有甜,有艰难亦有感动,是无数航天人的艰苦努力造就了今天的幸福”“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争取做最好的自己,报效祖国”……同学们彼此交流着此行的收获和感悟,他们还将把这些知识和感受全部记录下来,通过制作《火星特刊》的方式展示出来。

未来几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首位荣获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的华人科学家郑永春等人还将给青大附中的学生们,讲解“天问一号”发射过程中涉及到的着陆点、地火转移轨道等问题,带学生们深入探究航天的奥秘。

青大附中航天特色教育发展迅速

据悉,山鹰科学院是青大附中重点打造的优秀学生社团,是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一批包括院士在内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科学家成为山鹰科学院的导师,在这些著名科学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们在航天科研、行星研究、海洋科技、高速列车、火山地质、古生物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特别是最近三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大附中的航天科技特色教育迅速推进:年7月,青大附中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派出了36名师生走进酒泉卫星发射场,观看火箭发射、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年7月,青岛附中名师生亲临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参观研学;年1月,青大附中聘请了北斗女神徐颖、火星叔叔郑永春、长征火箭设计师钱航等顶尖航天科学家为学生导师;直到今天,青大附中的优秀学子再次“组团”奔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亲眼见证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雄鹰不怕高山阻,再高的山,也挡不住翱翔的翅膀!”青大附中校长张凤瑛表示,山鹰科学院是青大附中优秀学子提升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的摇篮;是青大附中优秀学子进军科学、探索世界的领跑线和出发点!“此次文昌之行,中国崛起和大国重器带来的震撼,必将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一颗颗爱国的种子,爱国主义教育与航天科技教育的完美融合,将为青大附中学子的终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张凤瑛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