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才第一天,我们又迎来了第一个航天消息,那就是——天问一号第十七批科学探测数据发布,这是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让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意外,居然已经获得了这么多数据。
不过话说回来,可能很多人都很少听到关于我国火星探测的成果,大多数都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之中的成就,都快忘记了我国还有“天问一号”任务。
这不,又公布了一批次数据。
但是,让很多人都感觉意外的是,美国曾经要天问一号数据,我们不给,为何还要主动公开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情况。
天问一号再次公布数据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并且在首次任务之中,我国已经实现多个首次。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
这对我国来说,能够在第一次实现如此强大的成果,也意味着中国航天发展实力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梯。这也说明了我国在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那中国天问一号已经获得了多少成果了呢?我们简单说梳理一下:
天问一号首个科学成果,研究讨论了基于该载荷在地火转移轨道中观测到的一个太阳高能粒子事件。
证明了天问一号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揭示了现今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以及可能的巡视区域内的16个环形坑、3个穹丘、2条沟和1座方山的正式地名。
这些都是天问一号发射以来,获得的最为明显的成果。
当然,在这些任务执行之后,我国还将进行再次对火星探索,预计在到年前后,中国将以火星探测为主线,开展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和木星系探测等任务。
而这一次公布的天问一号第十七批科学探测数据,主要发布的数据由地面应用系统生产制作,包括环绕器上的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是我国在年10月获取的科学数据,同时还包含了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在年5月获取的科学数据,共计个数据文件,总数据量.2GB。
所以,这都是我国天问一号创造出来的数据,如果自己想运用的话,都可以直接下载运用,未来我国天问一号也还会公布更多的数据。那问题来了,美国曾经多次要求中国公开天问一号数据,
为何不公开,这会还不断的主动公布数据,这是什么情况?这是不是让很多人都感觉很意外?
美国要的时候不给,为何中国这会主动公布?的确,在年的时候,我国成功发射天问一号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多次索要“天问一号”轨道数据,不断打电话,要求提供,也是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美国发射了那么多火星探测器了,要中国的数据,这是不是有点奇怪?的确是有点奇怪。但是美国给出的原因是比较明确,那就是担心与自己的探测器发生碰撞。
过后,我国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进行了公开回答,那就是“美方的担心”正是源于中国探测器忽然要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美国宇航局的不请自来,正是因为对中国技术的不了解而引发对中国“天问一号”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