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实验初中孙燕老师学生佳作
AEROSPACEKNOWLEDGE
凌空山河小,放眼天地宽黄山实验初中张城瑜3月23日下午3:40《天宫课堂》第二课,裹挟着满满的期待与科学的精彩向我们涌来。
课堂上,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里,期待的目光中,我们又见到了三位英姿飒爽的航天员老师和他们所处的科技感十足,科学气息浓厚的天河核心舱。王亚平老师摇动着她脑后飞舞的“冲天”发辫笑盈盈地开始第一个实验。只见她双手轻捏一个装有乙酸钠饱和溶液的袋子,袋子上端的细管口立刻有许多液体涌出,在管中聚拢鼓起,形成一个半圆的形状,接着越来越多的液滴被挤出,它们在管口抱团聚拢,慢慢汇成了一个不断胀大的晶莹剔透的液球,在液球足够饱满后,亚平老师小心地再次挤压着,液球便脱离管口,在空间站中滚动着,像变魔法似的。亚平老师拿一根小棍,向液球上轻轻一点,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液球以小棍接触的地方为圆心,开始变白“结冰”,这白色四散延伸,整个球体几秒内便成了一个通体雪白的“雪球”,太神奇了。让我不禁联想到童话中的“点石成金术”,不过这是“点水成冰术”。只见雪球在空间站中翻滚旋转着,圆滚滚的,鼓鼓囊囊的,可爱极了。亚平老师说这“冰球”摸上去是温热的。
“液桥演示实验”中,亚平老师在液桥板上挤出两滴水滴,只见光滑的液桥板上,立刻出现了两枚清亮亮的,水光粼粼的圆形水珠,他们静卧在液桥板上,翕动流转着,好像少女流动的眼波,又好像下一秒就要胀破四散开来。亚平老师小心地将玻璃板上的水珠聚合在一起,两滴水珠连接在一起时,真的好像一座小小的,长长的,晶莹剔透的水桥。当老师将液桥玻璃拉远时,液桥变得更细,更长,却没有断开,真是奇妙无比。由于没有特殊的微重力环境,液体表面张力很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这样的现象,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太空抛物实验就更有意思了。你瞧红遍全球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今天飞上了太空。亚平老师将手里的冰墩墩向几米外的叶光富老师抛去,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一向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姿态格外轻盈,它在半空中轻松自如地做着各种令人惊叹的高难度转体和空翻,匀速画出一条漂亮的直线,又稳稳地站在叶光富老师的手中,那微笑的表情像在说:“你看,我真棒。”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课堂中最震撼我的是“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环节,那一台台中国自主研发的实验仪器,令我赞叹,使我震撼。中国不久还会再将“梦天”“问天”两个实验舱送上太空,与“天和核心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用于全世界的科研工作,听到这里我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这是中国的骄傲。
如今的中国航天,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有“嫦娥”探索月球,有“天问”访问火星,有“北斗”组网全球,有“天河”志探太空……是是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攀登,接力奋斗,造就了今天群星闪耀的伟大的航天工程。我们永不止步,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学习科学涵养品格,投身于祖国火热的建设中,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凌空山河小,放眼天地宽。宇宙极精彩,联动探科学。
我期待着,也坚信着,中国航天会更好!
中国航天,我为你骄傲!
作者介绍张城瑜,邹平市黄山实验初中初三学生。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喜欢沉醉于文学名著的气息中,是一个追求阳光乐观上进的女孩,愿和大家一起探索文学的奥秘。
跬步千里黄山实验初中赵云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高在上的天宫空间站,其实也是由简单的道理一步步搭起来的。
在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太空抛物实验。这些实验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道理,反而令我倍感亲切---这不是书上讲的嘛?我上节课还见过它!特别是太空抛物实验,它所验证的牛顿第一定律,我可以说是倒背如流。我感觉远在四百公里外的天宫课堂并非看上去那么遥不可及,正如王亚平所说:“很多复杂的科学设备应用的都是简单的科学原理。”
从屈原面对浩瀚星空发出连珠炮般的疑问,到祖冲之准确算出天狗食月的日期,再到如今,可以切切实实地上九天揽月。当年屈原的一小步如今已经走了四十万米。亚力士多德所认为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更快的落地,在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中消散,他所认为的力是维持物体状态的原因,也在牛顿头上那颗苹果落下时破灭。当初的一股小流,已成名为物理的江海。我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不是无足轻重的边角料,而是最重要的地基。
由此可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即使天资如方仲永一般五岁作诗,最终还是会泯然众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长远。记得之前,我总是面对无垠的星空,去畅想远在千里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想到自己与宇宙而言,不过沧海一栗,便更想去看看它的真面目。这固然是好的,可是如果每天都是沉溺在臆想之中,人类现在不过还是一群仰望星空的虫子罢了,哪里还有天宫课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把现在做好,才有资格去探讨未来。
作者简介赵云哲,邹平市黄山实验初中学生。热爱阅读,喜欢思考和写作,学习认真,尊敬师长,致力于当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黄山实验初中高梦晨浩瀚宇宙,对于人类,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多少年来,人们仰望星空,渴望也能飞到太空去看看那闪烁的星球,缥缈的银河。
从上古时代,华夏儿女就望着那深蓝的天幕、点缀其间的明星,幻想着月球上有个广寒宫,宫里住着嫦娥,捣药的玉兔,和一棵婆娑的桂花树;幻想出牛郎和织女隔银河相望,只能在每年七夕鹊桥相会。明朝万户飞天,更是强烈地表达了人类对于飞上太空的渴望。随着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东方红一号、长征系列、神舟号、嫦娥号、天问系列……中国航天工程正以旺盛的精力蓬勃发展着。
自去年中国空间站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天宫课堂这门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教室,以航天员为教师的课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而今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的讲授更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太空“冰雪”实验。只见王亚平老师从玻璃管中挤出一个晶莹剔透的乙酸钠液球,然后拿一根细棒,只用细棒轻轻碰触液球,碰触到的地方开始蔓延出白色针状结晶,犹如变魔法般,那宛如水晶般的透明球体就以“光速”变身为通体雪白的球体。王亚平老师还触摸了“雪球”,告诉我们它还发热。这就更令人为之惊叹。
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王亚平老师揭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过饱和溶液一经结晶核颗粒触碰,哪怕再细微也会打破其稳定状态,改变其结构,使其结晶。对于初学化学的我来说,只是凭空想象过结晶,能亲眼见到想象过无数遍的实验,是再好不过的了。
接着是关于液桥的演示实验。在地面重力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但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足以将两块板“粘”在一起,形成一座液桥。看到这儿我又不禁想到,如果能在地球上也模拟如此类似的微重力环境,利用此时液体表面张力,建构类似于液桥的建筑,那或许将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亦或是在太空中利用微重力环境,利用类似于液体的固体材料,建够“液桥”,对于未来人类的太空生活,也将是重要的一步。
“顶流”冰墩墩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只见冰墩墩在王老师抛出后没有划出一道抛物线然后降落,而是做近似匀直运动,也验证了牛一定律这一牛顿在经过科学推理后得出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结论。在太空这样一个微重力环境下,对于很多理想实验都有着非凡的作用。节目最后展示了未来将登上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柜,令人神往,也不禁感叹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亦是少年梦。天宫课堂是星星之火,点亮少年心中的航天梦、太空梦。我愿为了少年梦,更是为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为我们的征途绝不止于此,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作者简介高梦晨,黄山实验初中九年级二班副班长,语文课代表。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座右铭:“星光不问赶路人,苍天不负有心人”。愿意为梦想努力!
想象着,回味着,盼望着
黄山实验初中卢虹谕我向往神秘的月球,向往耀眼的太阳星,向往璀璨的行星,向往浩瀚的宇宙。从几千年前,望着满天星辰的祖先,想象着天宫的美妙;现在,上完天宫课堂的我们,回味着太空的奥妙;面对飞天时代的到来,盼望着宇宙的明天。
我们的祖先面对明月,面对璀璨群星,曾有“手可摘星辰”的欲望;有“欲上九天揽星辰”的遐想;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讴歌;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还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猜疑……说起来天宫,是祖先们日思夜想,托物寄情的,也是他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一处世外桃源。
现在的我,通过天宫课堂对浩瀚宇宙的了解,更加深了一步。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欣赏月球的模样,太阳的光芒,在天宫课堂上,我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搬到太空上去实验;把自己得到的推论,移到太空中去进行;将自己想到的奥妙实验,放到太空中去追寻奥秘。天宫课堂教会我的,有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在中国空间站中的现象,还有,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水油分层现象,进一步给我们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是真的可以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原来,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也可以和太空中的奥秘世界相连啊。天宫课堂的第二课结束了,在第三课,我希望可以看到他们在太空中做更多关于电学磁学的实验,让教科书上的一段段文字在一声声欢笑中映入我们的脑海。
太空,奥秘无穷;宇宙,璀璨群星;银河,满天星辰。从想象到回味再到盼望,这次的天宫课堂更让我意识到了中国的飞天时代已经到来!天宫课堂,飞天时代!今天的我是天宫课堂学生,明天的我将会为中国的飞天事业拼搏、努力、奋进!
作者简介卢虹谕,就读于黄山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一班。性格开朗,喜欢写作,热爱读书。座右铭: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浩瀚宇宙,强国之梦
黄山实验初中李昶烨浩瀚星空里,无数的未知,无数的希望。去年的十月十八日神州十三号成功发射升天让全国人民感到自豪。十二月九日第一次《天宫课堂》让我们直面的对天空核心仓中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今天《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课了。这一次的《天宫课堂》让我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冬奥会刚结束,冰雪世界的快乐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远在太空中的三个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在太空中创造出了“冰雪”。王亚平在天宫核心舱内用过饱和的乳酸钠溶液与小的颗粒物反应从而创造出来一个“雪球”,因为过饱和乳酸钠溶液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这个像冰球的小球其实还有点烫。这个实验其实我们在家就可以做,熟练地运用化学知识便可以做出这个实验,化学有时会给人们带来小惊喜,而我们在生活中要大胆的尝试,尝试未知的方面,从而进一步的了解身边的现象。
众所周知在日常的生活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所以油和水是不会混在一起的即使混在一起不久也会分开。但在失重的情况下,油和水会混在一起,所以就需要一种东西把油与水分开那就是离心力。生活中离心力在汽车转弯时就会出现,有许多料理为了让味道更加丰富,更加有层次感也会用离心机把液体分出不同的层次来达到效果。在太空中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油、水分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与科技相关。
用饱和的乳酸钠溶液制造一个雪球,用离心力分离油和水可能会让我感到惊喜、神奇。但关于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的实验去让我对祖国科技的强大与先进感到自豪之心。
宇航员叶光富在微重力的情况下为我们展示了冷原子干涉仪器,这个冷原子干涉仪可以对原子进行加速,可以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行缜密的实验。悬浮试验台在天空核心舱中可以进行实验,而我在观看实验时心中充满了震撼、不可思议和伟大自豪的情感。悬浮试验台在小型喷气孔的作用下可以精准的找的并确定好目标与方向。我在看完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是感动,是喜悦。对于国家的科技进步我们要出一份力,让我们将来用我们的知识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出一份力。
我的理想本来就是成为一名可以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航天人员,这一次的《天宫课堂》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浩瀚的太空中有太多的未知,有太多的秘密等待人们去探索。
日月交替、轮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的“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祖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实力在不断的追赶那些航天大国,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知识是骄傲的,自豪的。让我们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李昶烨,邹平市黄山实验初中九年级一班学生,性格沉稳,喜欢书法、国画。
指导教师孙燕,邹平市黄山实验初中语文老师。喜欢读书,热爱生活。从教二十多年,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善待每一个孩子,致力于当一个纯粹的老师。愿和学生一起努力探寻简雅语文之美。
END
本期编辑:王同波
投稿邮箱:sdzpjy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