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你好!您的神舟十三已送达,请签收!”
年4月16日,神舟十三首次运用“快速返回技术”,从空间站回到地球,这场“太空级急送”,时间从1天缩短到8个多小时。
在距离太空出差,远征星辰大海六个月之后,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着神舟十三终于安全回家,稳稳落地。
在为期天的太空之旅中,神舟十三号实现了多个首次。它既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也成为了返回最快的飞船。
进驻天宫、出舱漫步、天宫授课、太空过年……在轨期间,3名航天员还完成了2次出舱、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以及首次实现在太空跨年、过春节等。
一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一抹“中国红”当东风着陆场迎风飘起,就是祖国迎接英雄回家之时。
▲神舟十三返回舱垂直落地
从两弹一星到空间站,心之所向,星辰大海,虽有艰难,但也一往无前。虽然神十三航天英雄们的征程告一段落,但中国航天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中国人冲向宇宙的浪漫不会停息。
中国航天卧薪尝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奔月,到史册上明朝万户异想天开的自制火箭升空。
中国人自古最美的梦——航天梦,一做便是几千年。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美国将欲归国效力的钱学森进行非法拘留和折磨。在先生得以保释出狱后,开始对先生进行长达5年之久的软禁监视。
▲左1钱学森
美国人曾形容“他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突然交恶,苏联单方面毁约,撤走了全部专家、设备和资金援助,甚至还放下了一句狠话:中国核工业是废铜烂铁,离开苏联,中国再过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年,中国想要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美国拒之门外。美国扬言:永远不让中国进入国际空间站。
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出台了“沃尔夫条款”,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禁止一切中美航天相关的合作,包括限制任何的学术交流,甚至双方之间说一句话都不行……
中国航天人曾走过许多个暗夜,但这些都并没有消磨中国航天人的斗志,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独立自主的决心。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面对陈赓[gēng]大将的询问,钱学森院士斩钉截铁地回答到。
事实证明,咱们中国人靠自己也能逆风翻盘,靠自己也能让中国航天成为“巨人”!
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也是这一声巨响,中国人民真正的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年6月17日,中国的氢弹也研制成功。两年的时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制造技术的强国,中国的力量和速度,再次震撼了全世界。
随后,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一飞冲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
自此,仰望星空,我们从心底多了一份踏实和感动;探索宇宙,我们的脚步也更加坚定从未停歇。
几十年来,虽然中国航天一开始起步比欧美和俄国晚,但始终都在稳中求进,不断突破。
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赴九天,问苍穹,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步步创建起中国的航天事业。
▲年10月15日,中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从曾经,中国申请加入研制国际空间站,被拒之门外。到如今,中国独立建造的天宫空间站,已经收到28个国家入驻申请。中国航天人在一次次飞天逐梦中,把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相信今后,跨越星辰大海,在更广阔的太空和星体上,会出现那一抹“中国红”。
▲年,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微笑着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航天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历史会记住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但是历史是由无数的平凡人创造的。
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在一次公开场合透露道,直接为我们航天领域服务的人员有10万人、家单位……并谦虚地说,我们只是最幸运的执行航天任务的人。
当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被抬出舱门,我们在举国欢庆英雄历时半年顺利回家时,还有无数搜救队员、医护人员、各个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默默忙碌,一切未知风险都是幕后工作人员在全力保驾护航。
▲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被抬出舱门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疑凝聚的是无数人的汗水和心血,是有无数的普通人在背后做着默默无闻的奉献和支持。
航天无名英雄邓清明,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为圆梦苦练24年,多次备份却从未上过太空。二十多个寒暑春秋,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他说:“不管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邓清明(来源:
我们的太空)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她仅用3个月就交出首部航天员训练方案,30年来,她已8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她说载人航天就是要“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
这句话也恰恰就是对中国航天史最真实的写照。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实现中国航天梦,一大批航天人收到祖国的召唤,秉持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保密原则,拎着几件行李就离开故乡,走进戈壁沙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航天队伍中,隐姓埋名几十年、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科研工作。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为执行保密纪律要求,他长年未曾告知妻子自己的具体工作。直到年官方新闻公开报道,与孙家栋生活了近30年的妻子才知道丈夫是干什么的。
▲左一,孙家栋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这句歌词,是老一辈航天人的自白,也是无数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发自肺腑的心声。
是台前幕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奉献和传承撑起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让中国才走到了今天,不再输给其它国家。无数个航天人,在背后做着巨大的努力,但是他们不会被写入历史,星空也没能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的心里应该记得他们。
▲年4月17日,上海市南汇区探空火箭发射架前,
钱学森、王希季等归国专家与参加发射任务的科研人员合影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
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加油中国航天,加油我的祖国!
最后,千言万语,都比不过一句话,除了无尽的敬佩就是无比的骄傲!
▲朝阳下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