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经济参考报》7月2日刊发题为《砥砺百年风华正茂千年期盼今朝梦圆》的文章。文章称,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一个世纪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脱贫史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是一个面向未来再出发的总动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过百年非凡历程,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面小康今朝梦圆
历史必将铭记这一时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一个历久弥新的民族,一个屹立东方的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小康,中国古代先贤的社会理想;小康,亿万人民的生活梦想;小康,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从古至今,“小康”一词,始终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发起亿万人民为之奋斗的极大热情,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从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历经40余年;
从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历经70余年;
从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今天,历经百年。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
全面小康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甘肃,陇南市文县,中寨镇花庄坝村。文县中寨纹党产区代元有限公司创始人高代元刚刚观看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的电视直播,心情分外激动。
心怀“个人幸福不算幸福,只有给大家创造幸福才是真正幸福”的信念,高代元组建了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持续不断地招聘贫困户、困难群众、农村留守妇女等逾百人来务工,带领大家靠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总书记的话让我们对生活更有信心,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也计划今年进一步打响我们的农产品品牌!”高代元对未来充满憧憬。
宁夏,贺兰山脚下,胡建洲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曾经当过王泉沟煤矿副矿长的他,如今是贺兰山的巡视管护人员。从挖山人到守山人,这些年,胡建洲看着贺兰山从喧闹归于平静,从满目疮痍到绿意盎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身在其中,胡建洲当好贺兰山卫士的决心更加坚定。“看着小树一天天长大,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越发觉得自己的职责重大,要更加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贺兰山。”
晚霞中的汉中市镇巴县观音镇茶园。山区移民搬迁群众长期在茶园茶厂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记者陶明摄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奇迹。
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万人。百年史诗一般的奋斗,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书写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发展阶段,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张占斌说,中国创造了伟大的“经济奇迹”,并且走出一条新的大国发展道路。取得如此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百年大党砥砺前行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如是记载。
回望百年历程,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建设持续推进,中国人民的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用“小康社会”喻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时间回溯至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而到了年,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意味着,党的十三大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出了详细的描述。
5月15日,市民在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休闲漫步。记者刘颖摄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到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一个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正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进入21世纪,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而到了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认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提出新要求。与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到年奋斗目标相比较,这些新要求既与之相衔接,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进行了充实,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全面、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具体。特别是根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实际,调整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年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
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大会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旗帜上,始终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
百年大党,初心不改;征程万里,本色依旧。从浴血奋战带领人民翻身得解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领导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到誓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百年党史,镌刻成一部为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
回首奋斗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风雨无阻的奋进历程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年仲夏,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新近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展览馆中,以1:50比例还原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模型被环绕在屏幕营造的青山绿水间,模型中,村庄木楼相依,万瓦如鳞,安静祥和。
就是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被首次提出。一场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在十八洞村展开,“精准扶贫”的理念,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脱贫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精心谋划中国脱贫事业,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从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今天,历经8年多。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世界银行这样评价中国的扶贫事业。
成绩写入历史,奋斗永向前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日之中国,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也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面进步。
——全面小康,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小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上天揽月,“奋斗者”号深潜万米,“九章”问世圆梦“量子优越性”,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建设提速……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约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约60%,全球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上升至14位……中国经济向着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有后劲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全面小康,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小康。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全面小康,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从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到江西“农家书屋+电商”,创新实践打造农民精神文化空间……各地加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截至今年6月,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中心57万多个。
——全面小康,是人民的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十三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到4亿多人。
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基本医疗保障网已实现全覆盖,年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7.3岁。我国用二十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一组组民生成绩单,勾勒出百年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轨迹,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小康,是绿色生态环保的小康。“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晒照片的常客。
展望未来,一幅面向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图景铺展在世界面前——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记者张超文李佳鹏孙韶华张莫于瑶)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