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我们的

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图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314/8744654.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郭闻

图据微博“我们的太空”据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7月23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又往前迈了一大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

1

同学们知道“天问一号”名字的来历吗?是的,出自屈原的《天问》。

这是一篇非常有力的雄文,通篇充满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追问和探寻。所以,给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名为“天问”,既有对过去的继承和尊重,也有面向未来的探索与创新。

如果你对先秦文学和史前文明感兴趣,会发现,中国人自文明始,便对太空充满了莫大的好奇,探索从未停歇。《山海经》里大量的神话传说,比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弈射下9个太阳的传说,莫不是先民对天地自然的好奇与探究。直至影响整个上下三千年中国历史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无不表达了这种研究精神。

所以,中国的航天工程也多以古代神话、文化典章命名,这也是一种传承。比如嫦娥工程、天宫工程、神舟飞船;又比如玉兔号月球车、鹊桥中继星、万户环形山……

有没有觉得,每一次看火箭发射,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图据微博“我们的太空”也许人类天生便对浩瀚的星空、未知的一切充满好奇和追索之欲。温家宝同志在《仰望星空》一诗中写到——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同学们,当你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是否心中也同样涌动着热烈的情绪?

除了传承、探究这样一些字眼,我们不妨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仰望星空,让内心有一团火。“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虽然无厘头,却是一语道破人生真谛。

很多同学爱看的《银河英雄传》里有一句话: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为什么它会成为网络名言?因为它藏着这团火,让我们被打动,被激励。

当我们长大,胸中还蕴藏着这团火的时候,它便会燃烧成为建设国家的助推剂,成为提高个人素养的催化剂。

梦想不再虚妄,理想因此实现。

2

或许会有同学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钱去探索遥不可及的太空?而不是将这笔钱用于其他领域?比如脱贫扶贫。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许多成年人也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也许有的人本能觉得似乎不应该这么类比,感觉这是两码事,但又无法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在现代航空航天的探索中,一直有着这样的疑问: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探索宇宙到底有无必要,是否值得?

年,非洲赞比亚的一位修女就曾给美国航天航空局写了一封信,质疑:“地球上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忍受饥饿煎熬,为什么美国还要耗费数十亿美元去探索火星?”

图据微博“我们的太空”当时,美国航天航空局的一位科学总监回了一封长长的信。

信中这样写道:

解决饥荒问题首先要着眼于两件事情,一个是粮食生产,一个是粮食分配……毫无疑问,改进粮食生产的最理想工具就是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在高空环绕地球飞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面积巨大的陆地区域进行研究,观测大量能够揭示农作物、土壤、干旱、降雨、积雪情况的因素,而后将数据传给地面站。据估计,即使一颗最为简单的地球卫星也能为一项改进全球农业生产的计划做出不小贡献,让作物的年产量大幅提高,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增长。

这么几十年过去,事实证明:发展航天事业与解决温饱问题,不是两码事,而是一回事,并不矛盾。

确实,如果当时将这笔钱全部用于扶贫脱困,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很多贫困家庭。

但怎么从本质上改变贫困?

我们都熟知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图据微博“我们的太空”科技的发展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如今,那位科学总监的推论早已得到证明。带上太空进行实验的各类种子,已在地球推广种植和繁育。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能发射返回式卫星,也只有这三个国家有条件自主开展航天育种技术,航天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领域。

比如,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培育出的“太空小麦”,比没有上过太空的小麦长势更旺,麦穗更长,结穗更多,麦粒硕大壮实,并有较强的抗赤霉病能力;江西的太空莲子,早已培育出了多个品种的观赏莲和高产的食用莲……

如果没有航空航天技术,这些农业方面的新突破便无从谈起,改善人们生活品质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气力。

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发射的气象卫星、测绘卫星和导航卫星,全面促进和提高了农业、气象、地质、交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而这些,都是基于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上的大投入、大发展。

现代科技,早已是多门类的交叉学科,哪怕是我们以为非常精神层面的文学研究,也需要运用到科技成果。就好比我现在正在写的文章,需要查阅许多的数据资料,借以作为论据,这就需要借助大数据。如果文学创作离开科技,你爱看的科幻小说《三体》,你叹为观止的电影《火星救援》,都将不存在。

3

如果没有科技,世界会怎样?

我们会发现,虽然火星探索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发展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会被大量地应用到生活中,从而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发展问题。

比如在脱贫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因病致贫、返贫,特别是碰到一些短期内不能根治的疑难杂症,更会如此。这时候医疗保障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医学技术能够有大的突破和发展,是不是就会从根本上解决?

现在我们上太空的时候,除了带种子、带动物,科学家还全方位地开展了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我们已经在着手研究太空射线对动物身体的影响。如种子最终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农业一样,这些研究成果目前也逐步地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切,就是太空计划带来的收益。

我们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要解决未来的问题。

图据微博“我们的太空”4

探索太空带给我们的除了科学进步这样的实际意义,还带给我们民族精神上的振奋与激励,提升了我们整体的科学素养。

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哪怕目前的科技和整体实力仍然落后于世界最先进国家。但我们的国家曾经拥有漫长的荣光。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这既不是躺在老祖宗的遗产上的夜郞自大,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做梦,而是要以此来激发起民族深处蕴含的骄傲,激发起积极向上、创新探索的精神,这种骄傲和精神,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对于我们自己都善莫大焉。

在年,中国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便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对中国这个古老大国的自信和远见。我们便是抱着这样的目标,行进在迈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

图据微博“我们的太空”古代中国,曾经为这个世界提供了许多基础性发明。比如潜心研制火箭的明代人物万户,堪称火箭和载人航天的最早殉道者。

现代中国,理应在迎头赶上的同时,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世界贡献一份力量。火星探索,虽然我们比别的国家迟了几十年,但是弯道超车这种事,中国有信心。

另一方面,从现实和国际政治考量,太空也是大国的战略必争之地。地球文明从陆地文明发展到海洋文明,现在又开始向太空文明发展。

有人问“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中国为什么要搞航天?为什么要搞‘长五’这样的大火箭?”

他说:“当今这个世界,如果中国没有独立自主地进入空间的能力,就好像大航海时代不能造船。当年闭关锁国的清王朝错过了大海,如果我们不搞航天,将会错过太空。”

几百年前,闭关锁国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看不见外面世界的发展,无法洞见海洋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及时抓住了太空这一新的发展方向。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地球人真的可以移居太空,真的可以像《火星救援》一样,把火星作为我们另一个居住地。

地球人在寻找太空里的文明,在寻求突破地球的契机,也许未来的家园,不仅是地球的,也是太空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