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天问的历史意义今天我们破解远

(今天我们将继续依据中华古老文化典籍和现代的考古成果,对史前史和人类文明起源进行探讨。)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个行吟诗人在中国南方的汨罗江畔,吟唱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就是楚国大夫屈原先生。屈原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大约是公元前多年前的诗人、学者。他一口气对远古历史,以及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故事提出了个问题。

在屈原的《天问》中,屈原对人类的起源、远古的传说和创世神话提出了许多问题,表现了上古时期人们对这诸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作为一个学者,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源先生在两千年前都提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来说是不是都有了答案呢?

屈原提出的问题,不但两千年前寻不到答案,其中好多问题就是在今天也难能有圆满的答案。

值得一说的是,像屈原这样对人类起源和传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是很少见的。郭沫若曾经称赞屈原的《天问》,说:“其实《天问》这篇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可见其历史与文学上的价值。

为什么说《天问》是在古老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不多见的一篇讨论史前史的作品?它证明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知晓的古籍记载的传说和事件,在两千多年前的屈原时代就存在了,由此可见其久远性和延续性,这对今天讨论这些记载和传说的真实性也是破有意义的佐证。

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先生非这些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故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我们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屈原所处的环境,当时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与今天相比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当时两千多年前的问题,拿到今天来回答,恐怕还是无解。这对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憾事。

同时,屈原先生的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一是屈原所提出的问题,主要依据和内容都是他当时可以掌握和了解的记载及传说,这就说明了,这些记载和传说在当时就已经存在,其流传到今天,与我们所了解和知道的可以做一个比较,这样我们也可以证实我们所掌握的资料的延续性和可信程度。这种验证的结果是,两千年前的说法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相差无几。

这样,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屈原所记载下来的资料又是流传了多少年?屈原的一篇《天问》,在文化延续的链条上,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它昭示了延续的可信程度,甚至延续下来的具体内容。

二是屈原提到的内容与我们今天所能了解的资料相差不多,从这个相隔两千多年延续和承继相差无几的现象中,即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也证明了典籍记载的悠久和可信程度。而且,对这些传说和故事,两千年前的屈原先生已经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对今天来说,既是两千年前的人类思想成果,又是今天我们破解远古之谜的课题,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对我们来说都是非比寻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