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天问到火星探测天问一号,千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库 http://pf.39.net/bdfyy/tslf/190620/7231539.html

.中国文化与文明,上下五千年,常常来往穿梭,古为今用……

年4月24日,我国第五个“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公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

火星是我们实施探测任务的第一个行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比如,土星、金星、水星……其探测任务名称可能是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

那么,豪迈而深邃的“天问”因何而来?

01、天问由来

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对宇宙的想象。

在中国古代,因为火星荧荧如火,故称之为熒惑。

两千年前,屈原面对苍茫的宇宙,著《楚辞》,发《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问》全篇提出个问题,涉及天地生成、历史兴衰、神仙鬼怪等。

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思索着太阳运行的轨道、月亮的周期、天体星辰的构造规律等,表达了对真理执著的追求。

又年后,唐柳宗元被贬谪到屈原曾经生活过的楚地,写下了著名的《天对》,是为回应屈原的“天问”:

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对: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

相较而言,柳宗元的认知与态度更接近于我们今天的科学意识。然而,他把一切委之“自然”而生成,却仍然不能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

从屈原的“天问”、柳宗元的“天对”、到王勃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林林总总浪漫想象的背后,酝酿着的是炎黄子延绵求索的渴望,一种梦想的力量。

然而屈原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日月星辰,仍然充满了好奇与求知之心。

02、拥抱星辰在路上

探索浩瀚宇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不懈的追求,拥抱星辰大海自建国后就一直在路上。

年,当苏联发射了世界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在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八大二次会议上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不久后,中科院成立了组,组长便是钱学森。

年10月,中科院组织代表团去苏联考察,但苏联拒绝透露人造卫星相关信息。

年,值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造卫星的研制与发射工作延缓,但仍有两只“小豹”和“珊珊”乘坐探空火箭完成了一次飞行。

年12月,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开拓者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把人造卫星列入国家计划中。

年1月,钱学森也向中央提交了一份重新开始完成人造卫星计划的建议书。

年1月30日,供预期飞行试验用的两级火箭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已具备发射卫星的能力。

同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公斤,比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四国此前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重量总和还要重,其跟踪手段、信号传递形式、调控系统也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特别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还有一曲悠扬的《东方红》,那是宇宙第一次响起中国声音。

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系列卫星由“长征”3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年5月12日,“东方红三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年,“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公用平台开始研发。

年6月,“东方红五号”新一代大型桁架式卫星平台完成结构静力星研制,其静力试验也取得圆满成功。

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年1月5日,“实践二十号”卫星更是在经历了七次轨道机动后,在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成功定点,这也标志着“东方红五号”平台首飞成功。

从东方红一号到“长五”、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我们从来不缺披荆斩棘的魄力、更不缺埋头钻研的坚持和努力,更少不了幕后英雄的付出: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他抵得上美国5个师,被软禁5年,用香烟纸发求助信,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的先行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火箭专家梁思礼:

参与了中国航天的诸多“首次”,虽只有美国同学百分之一的工资,依然坚持回国参加建设,只因记着父亲的话:“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中国航天“总总师”任新民:

从东风一号导弹,到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一系列的丰功伟绩,却说: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屠守锷:

亲身经历日本侵略者的肆虐,发誓“工业救国、航空救国”,当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准确命中,激动地哭了,又笑了。

“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而当年为之奋斗的英雄,有人已魂归星海。

虽时光流转,但中国航天精神弥坚,这种精神密码,早已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延绵传承。

三、,“天问一号”首次问天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今夏实施发射,因为今年是火星探测的窗口期(火星离地球距离最短的时期)。

大约每26个月出现一次最短距离,最短即成本更低。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即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火星表面降落、巡视探测三大任务。

这在世界航天史上还没有先例。

我国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目标是获取最新的火星探测成果,深化人类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推进比较行星学等重大问题研究。

致敬华夏文明传承的好奇之心,今天的航天者,在用地表尖端科学去探索、去实践、去详尽解答屈原的“天问”!

中华民族的“问天”征程来往穿梭,江风浩荡,明月皎皎!

二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问天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为“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即将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与祝福,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