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实现分离,成功软着陆于火星表面,“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遥测信号。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登上火星的国家(俄罗斯的探测器采用硬着陆方式,过了不久就失去联络,没有成功。)下面我们看一下天问一号用了哪些新技术?1、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使用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多项“黑科技”,例如,火星车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很轻,隔热性能很好;火星车上还采用了铝蜂窝夹层材料、铝基碳化硅、复合纤维材料等多种新材料。2、由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最近的时候有万公里,最远的时候在4亿公里以上。由于信号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火星距地球太遥远,从探测器上发出电波经过几亿千米再传到地球后会十分微弱,再加上宇宙中的噪声,所以很容易把传输信号淹没掉,所以我国使用了70米天线与火星探测器数据传输通信。3、发动机的对接法兰框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一次打印成型”避免大余量去除原实心棒材或锻件引起的变形,也保证了发动机与总体对接的质量稳定性。4、我国火星车除装有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的4块太阳电池板外,在其顶部还装有一个像双筒望远镜样子的设备,叫作集热窗,它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能,然后利用一种叫做正十一烷的物质储存能量。白天,火星温度升高,这种物质吸热融化,到了晚上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在凝固的过程中释放热能,这样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5、“天问一号”的环绕器携带了7台科学载荷,可用于对火星开展全球性、普查性综合探测,并为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链路;火星车携带了6台科学载荷,可用于在着陆区开展区域性、精细性巡视探测。6、探测器要成功着陆火星,需要在短短9分钟时间内,将两万多公里的时速降为零,其间需要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意味着登陆失败。我国自主研发的“陕西造”N变推力发动机成了这次火星探索任务最后阶段的“金牌刹车片”,真正经得住了实践的考验。可以说,“天问一号”这次成功完成绕、落、巡三个方面的任务,表明我国已经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强国的行列,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大大的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