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们来了!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太空快递”稳稳送达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距离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30天后中国向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出了第一件“太空快递”“太空出差”三人组出发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驻天和核心舱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老亮了!”“神十二”乘组首次出舱成功!
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成功出舱后刘伯明激动地喊出了家乡话:“老亮了!”这是继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神十二”乘组二次出舱成功!8月20日14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进一步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霜染东风,秋揽神舟,出舱!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阶段首飞完美收官回家的日子是航天员刘伯明55岁生日同时,这也是东风着陆场迎回的第一艘载人飞船从此以后,“东风”将以主场身份成为载人飞船出发与回归的“母港”“天舟三号”飞天“天宫”迎来新访客
9月20日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天宫”将迎来新访客中国探日时代来临“羲和号”成功发射
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太阳探测器在轨道可对太阳进行持续观测它搭载的空间望远镜是专门针对太阳设计可检测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九霄逐梦“神十三”问天
10月16日0时23分53秒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此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首次担任指令长航天员王亚平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首位中国女航天员而作为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中的“新人”叶光富是首位参与国际航天员训练的中国航天员“北京明白”高健开心的笑了“祝贺你们成功完成首次径向交会对接顺利进入空间站组合体预祝在轨半年,工作一切顺利”在祝贺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后“北京明白”笑得好开心年出生的高健先后参与了嫦娥四号长五B首飞等多次任务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他首次担任北京总调度因多次回复“北京明白”而火遍全网如今,像“北京明白”小哥一样年轻的面孔已捧过接力棒像一颗颗螺丝钉稳稳扎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船”上“我已出舱”“我一会儿出舱”“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11月7日18时51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接连说出的这三句话成了网友的快乐源泉“我们看你们出舱,感觉良好!”航天员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天宫课堂”首次开讲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长征火箭第次发射!12月10日8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次飞行前三个“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次”从年3月10日至今仅用2年零9个月5战5捷文昌航天发射场年圆满收官
12月23日18时12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一仗接着一仗打仗仗都要打胜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5战全胜夺取了年度“满堂红”“神十三”乘组二次出舱成功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跨年!
12月26日0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后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以“感觉良好”状态迎接新年到来这也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年即将结束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向太空挺进完成一个又一个航天壮举天和入九天,筑梦空间站“祝融号”巡游火星,点亮星际羲和探日,向着太阳出发……中国航天履获突破在12月26日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制造日”上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太空探测的坚定一步是什么?”这坚定的一步,就是空间站那么,空间站是怎样的一个实验室呢?为什么一定要上太空做实验?我们在空间站规划了哪些试验?中国版“哈勃望远镜”又将与空间站产生怎样的联系?下面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带我们一一揭秘张伟:《太空探测的坚定一步》空间站是怎样的一个实验室呢?今年4月29日我国的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已经有六名航天员在上面开展了工作现在只有一个舱明年将发射实验舱一和实验舱二在长达十几年的运行当中每年发射两艘货运飞船每年发射两艘神舟飞船这样我们空间站将长期存在航天员长期在轨空间站有很多核心资源核心舱上已经安排了两个科学实验柜空间站建成后将有十六个国际领先的科学实验柜在轨运行能够支持生命、流体燃烧、材料、基础物理等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在舱外还有六十七个载荷位置和三个大型的挂点很多天文观测的载荷地球观测载荷和新技术研究载荷都可以在舱外开展工作除了一系列科学设施外空间站后面还跟着大型的巡天空间望远镜这个望远镜和哈勃是相当的成像质量和哈勃相当但视场要比哈勃大三百多倍现在是什么状态?在年即将发射和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的时候会对接到空间站进行补充燃料或者维修维护在巡天望远镜上有五个后端模块能够覆盖很多谱段能够开展大规模的光谱巡天能够看整个天区的三分之一我们为什么要去空间站做实验呢?空间站是一个能够提供长期的微重力和辐射的研究环境微重力下尖嘴钳的运用不像在地面是轴对称旋转而是正转两圈反转两圈是非常特殊的运动所以要在太空研究这些特殊的规律在空间站规划了什么实验呢?规划了四大领域65个研究计划以及近千项研究计划在生命科学领域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一系列研究同时还从细胞、组织、器官一直到个体、群体的全方位的研究通过这一系列研究希望在空间科学方面包括暗物质探测太空生命孕育等方面取得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在天机时空基准导航授时服务方面在机器人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包括合成生物制造等等方面取得大量的应用成果这样能够实现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全面协调的发展希望为科技强国的建设做出非常实质的贡献随后,一场名为“大闹天宫”的圆桌论坛开始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是来自航天的从业者他们又一起讨论了哪些关于航空的知识呢?参与本次圆桌会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六九九厂车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保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结构与机构主任设计师施丽铭;中国航空科工四院四部青年设计师洪义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飞船总装班组长张舸。先从几个小问题来了解本次圆桌会吧:航天人对质量的要求始终非常高,这些年觉得有什么变化?王保森:在航天有一个说辞叫做零缺陷,什么叫零缺陷?就是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这对于咱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航天系统工程当中,质量是咱们的生命,也是咱们的责任,同时也是咱们国家国防力量的有力保障。我们的口号是第一次要把事情做好做对,如果在你的这一道工序当中,哪怕你把工件做到合格率的99.9%,你认为很好了,但在这个庞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里,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下来之后,你的产品合格率可能在95%甚至更低,在航天系统工程里绝对不允许,我们要求的是%,要求的是零缺陷,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在航天人里面,精益求精这四个字永远不是一个口号,它是我们工作实实在在的目标。空间站在轨表现怎么样?在轨期间有哪些是印象特别深刻的?施丽铭:自从空间站4月29日发射以来,它经过了一系列的在轨测试,后续的与天舟二、天舟三、神十二、神十三的对接,还有其他的包括天地通话、太空授课等一系列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表现可以说非常完美。在这期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或者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神12首次进入空间站的时候,当他们打开四道舱门,飞进核心舱的时候,当时觉得很激动,相当于工作了十年的舱完美表现出来了,十年的付出也是值得的。第二个就是出舱的时候,出舱活动是非常有风险的事情,是太空中最危险的活动之一。当航天员刘国明首次出舱的时候发出了“这外面也太漂亮了”的赞叹,我们在飞空大厅全程参与了这项活动,跟着他们的脚步也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和璀璨的星空,我们也感到非常震撼。当然整个过程还是非常紧张的,直到他们最终非常顺利返回并关上门,检验合格之后,我们才能放下心。怎么看待航天材料的发展非常快?洪义强:现在我们在行业里有一种说法叫一代材料一代航天,这句话足以彰显现在先进材料技术对整个航天的推动。反过来这几年航天技术快速发展,所以说它的智能装备推动下,整个材料行业,尤其是以碳纤维为代表的结构复合材料,以防热为代表的功能符合在料,应该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以这么说,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现在很多飞行器上的复合材料,不论从广度和深度应用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有一些飞行器,可能除了里面极个别的元器件,基本可以实现全部的复合材料化,从这个层面来讲,近几年材料发展为整个飞行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空间站从原来“一室一厅”现在变成了“三室一厅”。空间站的大国工匠们怎么样装修货运飞船、载人船和空间站呢?张舸:细致地说是通过内装修的制作和内装修的设计,实现空间站和神舟飞船和货运飞船细致的精装修,航天器从简单的毛坯房精装修成一个精致而舒适的头等舱,通过对内装修的取样和再进行内装修的制作和安装,从而提高航天器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在内装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的修改,曾经利用简单的牛皮纸进行简单的复形取样,进行手工的裁剪和缝制,并且在航天器内进行安装,现在采用全自动化的技术,对航天器的三维模型进行细致的取样和复形,进行内装饰的设计和制作,通过三维自动化的裁床进行内装饰的裁剪和复形的制作,在内装饰的细致安装时,利用三维投影技术进行细致的调整和安装,从而全面提升舱体的美观度、可靠性和舒适性。更多精彩内容戳完整版视频观看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从北斗组网到火星探测从空间站建设“大动作”到时隔八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太空授课中国航天屡获突破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走向了自主研发的飞速发展期回顾精彩瞬间展望辉煌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凯旋为中国航天喝彩!编 辑丨陈 园校 对丨梁泰华校 审丨侯姝冰值班编委丨汤 杰点亮“在看”,为中国航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