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道德经的智慧天问人答天道人

突发的事件很多,生死无常,人们总想知道上天的天意到底是怎么样的。知道了上天的规律和意思,也能让人破除无明妄想,解脱烦恼,了脱生死。一个通用的天意是知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在无量的生死中,却很难明了天之真意。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事件、集体事件中,不知如何解因果报应。走进道德经,听老子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勇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以敢与不敢来分,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再往前推,老子说,慈故能勇。慈是勇的前提。放弃慈的前提还勇的话,舍慈且勇,死矣。上天看似没有与人的联系规律,那是人没有悟到天就是自己的心,万物就是内心的一念变现。若明了天意就是人意,那就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效现。“此两者,或利或害。”勇的两种不同表现,与现实人的结果,是利,或是害。这已经是天道,也是人心在现世作用的结果。在未显现结果之前是无利无害的。道是如如不动,却包涵万物万法的。以其显现之后,已经表现为德。德森罗万象,相对相生。人们更多的是看见德的一面,而起心动念。返德于道,反外求于内观,人天合一,无利无害,即利即害,利害为一。天问。“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问就是人问,就是心问。把天作为心外之天,去问天,不能知,也不能知其故。把天作为自己的心,问天就是启知,就是一种观照,其故一目了然。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道就是人道。回归至人心最深处,无争、无言、无召而繟然。一切都自然而然。将天道应化于人行,都无需去论勇于敢和不敢了,回于慈,回于心,回于道,返于行则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了。天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行走坐卧间即人,风霜雨露时即天。看似平常不过,有时都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了。但天意如心意,全包尽包,稀稀疏疏,一个不漏。天网就是念网,念归深处,恢恢如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