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世界航天奖(IAFWorldSpaceAward)。国际宇航联合会(IAF)表示:“天问一号研制团队提供了成功探测火星的创新路径,为推进人类火星探索事业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对全球航天活动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是一项面向“世界杰出成就”的荣誉。年,我国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曾获此奖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了3个月的详查后,于年5月15日成功实施火星着陆。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年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顺利完成90个火星日既定科学探测任务,继续实施拓展探测任务。
受着陆区冬季严寒和沙尘天气影响,火星车已按设计状态进入冬季休眠模式,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而且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截至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来源:I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