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几天前已经成功着陆火星。在今天,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天问一号拍摄的影响及照片。图片可以清晰看到火星车祝融号将要开到火星表面的车道,以及天线等等,并且可以清晰看到火星表面。
那这些数据是怎么传回的呢?嫦娥探月工程中,我们曾经发射鹊桥中继卫星作为通信的桥梁,但是鹊桥也只是嫦娥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的时候使用的。
一般理论来说,软着陆月球正面并不需要中继卫星,因为月球离地球大约是38万公里,无线电波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也就是月球表面着陆器发出的信息,只要1秒多,地球就能收到了。
但是,对于着陆火星通信就不一样了。地球和火星最近时相距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多公里,也就是说秒到20分钟。也就是说,两者间的通信有相当大的延迟。
同时因为航天器发出的信号本质上是电磁信号,如果距离较远,信号强度也会衰减,所以有必要增大发射的强度,如果增大发射强度,必然会增大体重和体积。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环绕火星的航天器作为中继器,受到火星表面的信号后,处理相关信号,然后再发回地球。
目前,美国在环绕火星的航天器有很多,比如“火星奥德赛号”探测器,在环绕火星轨道上运行,除了探索火星信息,还充当航天器着陆器的通信中继器。所以,当毅力号软着陆火星后,很快就能把相关信息传输回来。同时,美国已经进行很多次的着陆,对相关数据的处理相当成熟,所以能很快的发布出来。
而天问一号是我国第一个成功探索火星的探测器,此次也是我国第一次着陆火星,缺乏相关经验。毕竟美国在航天领域中不会和我国合作,我们无法拿到相关数据。也就是说,我们是拿软着陆月球的经验来做这一件事。同时我们暂时也没有相关现成航天器作为中继器通信。
怎么办?天问一号着陆器着陆火星后,环绕器还在环绕火星轨道运行,所以环绕器可以充当通信的中继器。所以,在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2天后,环绕器实施变轨到中继通信轨道,和着陆器还有火星车建立通信链路,接受相关数据传回地球。
当然传回地球后,我们也要经过相关处理才能发布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天问一号着陆成功后要几天时间才能发布图像资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