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进入发展快车道

白蚀病 http://m.39.net/pf/a_4342806.html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服务全球到空间站开门纳客,一枚枚火箭拔地而起,一颗颗“中国星”闪耀苍穹,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航天技术更好服务国计民生,中华民族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更加从容自信。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激励航天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技术创新持续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航天重大工程为牵引,进出、探索、利用和治理空间的能力全面提升。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断提升发射能力和发射次数。10年间,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突破次。其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完成全部北斗导航发射卫星的任务,助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载人航天工程“三箭客”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相继发射,筑“天和”、运“天舟”、送“神舟”,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日趋成熟,我国火箭海上发射逐步实现常态化。

中国空间站建造工程全面实施。年6月5日,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核心舱,中国空间站任务全面转入建造阶段。自年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先后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共8次飞行任务,突破了快速交会对接和撤离返回、自动任务规划、复杂构型航天器精密定轨和预报、机械臂遥操作控制等一系列飞控技术,建成了全国产化稳定运行的飞行控制系统平台,构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站在轨飞控管理体系,掌握和初步验证了空间站组装建造阶段的核心关键飞控技术。

“未来中国空间站还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航天技术、航天医学等一大批科学实验和新技术验证,有望在科学探索和应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时,我们相信这些技术会被更多地进行转化,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说。

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二号成功实施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越探测;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完成月球表面巡视探测;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传回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为后续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顺利完成,中国探月的脚步还会不断向前。

天问一号迈出我国星际探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实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截至今年5月1日,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米,在火星表面工作个火星日。

另外,“慧眼”“悟空”“张衡一号”“天琴一号”“太极一号”“羲和号”等卫星提供了科学研究新的手段。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颗,为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成果惠及生产生活

日前,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陈各庄村的小麦试验田迎来丰收。当地运用北斗农机,开展了精准农业,实现了播种、水肥管理、植保打药、收获等多环节无人化操作。据悉,基于北斗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直线定位精确度可达2.5厘米,可实现根据规划路线自动行驶和掉头、自主抬升机具、作业监测、轨迹查询、图像监控等多种功能。

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如今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高分家族”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风云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航天技术成果推动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等新业态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国家、造福社会、惠及民生,目前已有超过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以航天育种为例,目前,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南瓜、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园艺作物新品种累计种植推广面积超过万公顷,不少太空种子结出了果实,已经送到普通百姓的餐桌上。据初步估算,目前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亿元,不仅推动了农作物改良,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菌种制备、生物制药等方面,产生了突出经济效益,也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

航天科工二院25所先进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杨健指着一款名为“二维相控阵用户站”的创新产品告诉记者,别看这个小东西不起眼,看上去仅有笔记本电脑大小,没有机械部件。但它是优化通信信号的利器,容易携带,适用于航空、航海、汽车等多种场景。这款产品安装在高铁上后,作为天基宽带互联网系统的重要一环,能建立起用户与卫星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