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出舱后,天问一号重大进展中国火星任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11月8日,也就是在翟志刚、王亚平两位航天员成功出舱太空行走的第二天,天问一号传来了重大进展:环绕器成功实施了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

这意味着,中国天问一号火星任务的最终阶段,终于到来了。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对中国航天来说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据航天八院介绍,天问一号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这是天问一号环绕器飞到火星之后的第五次踩刹车,四台牛的发动机启动了近秒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椭圆轨道,距离火星表面最近约公里,最远可以达到一万公里。这个轨道,就是天问一号的最终轨道了,以后基本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了。

那为什么要改变轨道呢?站长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天问一号去年高速飞向火星,为了让火星引力捕获,在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把发动机转了度,反方向喷射气流让自己减速,也就是第一次踩刹车,成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后来又踩了三次刹车,这才进入了火星停泊轨道,在这里足足待了三个月,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火星表面的环境进行重点观测,让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得到了自己的火星数据。

因为以前啊,火星的大部分公开数据,都是美国人公布的,谁知道里面是不是有故意造假、误导其他国家的数据啊,所以天问一号的火星车在登陆之前,必须花时间自己把火星表面扫描一遍,核对准确所有数据,才能确保安全降落。

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天问一号环绕器就第四次改变轨道,进入了中继轨道,也就是充当火星车和地球之间通信信号的中介,这一待又是4个月。如今火星车的探测已经很成功了,所以天问一号环绕器来到了最终的遥测轨道。

跟之前的轨道相比,这个最终轨道可以实现天对火星表面无死角观测,分辨率也很高,火星表面的峡谷深处、干涸河床,全都处在中国科学家的视线范围内了,其意义很显然,那就是可以获得火星的更详细、全面的环境资料,为接下来新一轮火星探测、甚至未来的载人登陆火星,做好准备。

那么天问一号环绕器上面,到底有什么先进秘密仪器呢?下一期,咱们就聊聊咱中国人的“火眼金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