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舱内点火,体现强大技术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前言

9月21日,中国航天员桂海潮,在空间站舱内点燃四十秒钟的蜡烛。

震惊观众的同时,也让人想起一句台词“NASA痛恨火,太空中使用明火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虽然蜡烛只燃烧40秒,但却是科研人员耗用十年的精力。

并且结合亲身经历和其他航天员的牺牲,反复试验而来。

而我们的航天员通过这一小小的举动,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高度的航天自信。

那么,这又为何会使欧美国家所震撼呢?

神州十六号舱内点火

九月二十一日,神舟十六号乘组的航天员们,在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向全国青少年开讲,天宫课堂第四课。

在当天的课程中,三号航天员桂海潮负责主讲,二号航天员朱杨柱提供协助,由指令长景海鹏来摄影。

因为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整三十一年,所以机组的工作人员,在舱内点燃蜡烛四十秒,以示纪念。

需要提示的是,在太空中点火的实验,对航天员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安全隐患。曾经有一些外国宇航员们,曾因舱内点火而牺牲。

我们国家航天科研人员,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这次的直播授课中,航天员们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梦天实验舱。

先看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设计有很大的进出舱物长度,跟国际空间站相比,远远超过那些货物气闸舱。

而且除了进出尺寸的差距外,在舱体内部设计、舱门的设计与制作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我们可千万不要轻视这些进出舱的大小,从这些差异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舱内设计以及制作工艺等优劣。

在直播中介绍梦天实验舱、与地面人员互动后,航天员还进行了球形火焰的实验,动量守恒等四个实验。

其中的球形火焰实验,航天员们在做足准备后,划着火柴点燃蜡烛,另一边用手里拿着,可熄灭火焰的湿巾。

这一行为看似普通,却和我们在地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空间站的重力问题所导致。

可这个看上去很有趣的实验,实际上是个十分危险,甚至能让人丢掉性命的举动。

外国宇航员舱内失火

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美国三名航天员到外太空执行任务,结果在任务测试过程中,指令舱不幸着火。

地面人员花了五分钟才将舱门打开,可是因为温度过高人们无法接近,最后使三名宇航员命丧火海。

经过调查发现,阿波罗一号的指令舱中,有大量的易燃物品,再加上空气中的氧气,遇到电路短路起火,自然会发生十分危险的事情。

经过这件惨痛的经历,科研人员们从阿失败中,吸取教训将载人航天器中,不再注入纯氧,而用跟地表大气成分一样的物质。

其实,这样危险的事情,在十五年前险些发生。神舟七号是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在这次太空任务中,我国首次完成在太空行走。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在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好不容易克服舱内外,压力不均衡打开舱门,即将出舱之际,轨道舱突然响起火情提示。

在太空一旦有火花出现,轨道舱很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不得不临时改变原流程。

在原流程中,航天员要先拿回舱外实验载荷,然后再将国旗展示出来,可现在三人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

下定决心哪怕完不成出舱任务,也要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外太空。当时翟志刚在出舱后,说出“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这句话普通的话,被他用十分平静的语气说出,很难想象他和队友们,承担着巨大危机的心情。

所幸那个警报只是虚惊一场,原来那警报声完全是轨道舱报的虚警,此后国家航天科研人员,在出舱门上专门设置了助力手柄,以此来应对舱内外压力问题。

如今已完成四次飞天任务的景海鹏,看到球形火焰的实验,不知是否会联想到当年的经历。

中国的航空发展历史

年5月30日9时31分,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点火升空。

这次飞行是我国航空工程,在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首次实施载人任务。当天,神州16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实现自主对接后,又进入轨道舱,成功和神舟15号在天宫会师。

在外媒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后,彭博社当天发文“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开展了第11次载人航天任务,缩小了和美国在太空正面竞争的差距”。

CNN说“这标志着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我们国家在航天方面的进步,确实有目共睹,但如今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和,诸位航天员秉持的中国航天精神。

这就不得不再次回顾,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伴随着歌曲东方红,成功打开了国人探索外太空的序幕。

年7月,长空一号成功发射我国首颗,三轴稳定卫星;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在酒泉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天地往返技术的国家。

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创下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历史。

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精准飞向预定月球撞击点,首次在月球留下中国印记。

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跟天宫一号两次对接,创下我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和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

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完成我国,第一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年2月3日,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展人类史上首次月背探测。

年4月24日,开展天问系列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次完成火星探测;年5月5日,开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年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问世;五天后,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次月天舟二号,向天和运送物资。

年6月17日,三名航天员首次在三个月内完成两次出舱及其他任务。年我国航天出现诸多首次,如“新教室天地连线,在太空种水稻”等。

时代和科技不断的进步,我国探索宇宙的步伐更加紧密,在技术上也是更先进,比如这次的太空授课。

它和普通的课堂授课想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将,教学的环境转移到了太空,听起来简单,但若要实际操作,过程相当复杂和困难。

要进行太空授课,那首先得是一个拥有,强大航天技术的国家,这种强大的技术,并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实现的。

除了这些外,太空授课的宇航员们在安排好,生活工作的环境设备后,还要根据全球的数据中继卫星,实现传输直播信号。

要成功地在太空中,与地面连接并且互动,背后的研究人员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个过程堪比李白的“蜀道难”。

不过,通过昨天的直播跟讲解,我们大家也是收获颇丰。直播开始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天和舱外,全景摄像机拍摄的内容。

只见眼前正上方是天和核心舱,中间是和节点舱径向端口,相对接的神州十六号飞船。

等到下个月,神州十七号将会跟节点舱,前端口位置完成对接任务。屏幕的右侧是问天实验舱,左侧是本次太空授课的地方,梦天实验舱二号。

自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始,就一再坚持“载人为建站,建站为应用”。即发展神舟载人飞船,完成建造空间站后。

就开始利用空间站做实验,本次直播中的梦天实验舱,就是为实验科学所用的专业舱。

右侧的问天舱更是我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里面配有八台实验柜,和备份天和平台的设备,还有空间极大的人员气闸舱。

左侧的梦天实验舱,完全是一个集高度科学实验于一体的舱位,里面配备的实验柜数量更多。

在该场直播授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扇宽大的,梦天实验舱货物气闸舱的内舱门,这款货物气闸舱的综合技术能力,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它的最大尺寸可以达到,三百毫米乘一千一百五十毫米乘一千二百毫米,但看这组数据或许并没有太多震惊之处。

拿国际空间站的希望号实验舱来说,它们内部的货物气闸舱最大尺度为,五百七十六毫米乘八百三十毫米乘八百毫米。

并且梦天舱气闸舱,除了内舱门外,还有一个隔绝舱内外的弧形外舱门,据悉两道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同时启动。

结语

正如法新社所说,我国已进入航天高速前进阶段,那么,你们对我国航天发展有何看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