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九章鲲龙北斗天问奋斗者华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采集的样品送入返回舱,举国振奋。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还有哪些振奋人心的黑科技问世!

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黑科技投入使用或者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逐一盘点一下:

1、中国天眼正式开放,美国天眼坍塌

1月11日,我国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下称天眼)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1月1日至3月23日,我国天眼完成全年观测时长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一。截至11月,“中国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颗,基于“中国天眼”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近1年来,“中国天眼”已观测服务超过个机时,超过预期设计目标近2倍。12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称,建立在美国海外领地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平台于11月30日晚间至12月1日凌晨之间坍塌。自此,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贵州的另一只“天眼”——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万吨大驱南昌舰下水

1月1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万吨大型驱逐舰首舰南昌号下水,交付海军使用,标志着中国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大驱首舰南昌号

大型导弹驱逐舰60年代开始立项研发,曾得到周总理亲笔批示。于年12月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年6月28日下水,年4月23日参加海上阅兵正式公开亮相。南昌号驱逐舰作为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3、长征5B首飞

5月5日,长征5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返回舱送入太空。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返回舱成功着陆。长征5B,是“一级半”的构型,即火箭+助推器+整流罩,没有所谓的第二级、第三级火箭等,结构简洁明快了许多,运载能力将达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近地轨道22吨,因此,将成为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的主力运载火箭。4、天问一号火星探测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飞向火星,该探测器重5吨,采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球火星转移轨道。

国庆节天问一号自拍照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截至年11月17日凌晨,“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天,飞行里程突破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万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统完成自检,各系统工作正常。5、鲲龙首次海上起飞

7月26日上午,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如蛟龙入海般划开海面,激起浪花翻涌。在海上完成机身回转、调整方向,旋即重新加速、机头上昂,又如鲲鹏上天一般腾空而起……AG飞机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鲲龙出水的瞬间

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空中利器”,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是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AG飞机与C、运-20并称国产大飞机“三剑客”,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6、北斗3号,全球组网服务

7月31日,我国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年建成并开始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的国际应用空间将会不断扩展。7、奋斗者号坐底

11月10日,奋斗者号深海探测器成功在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米,并连续几次下潜,开始科研试验。

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3日8时04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成功下潜突破米。11月17日7时44分,“奋斗者”号再次下潜突破万米。11月19日,“奋斗者”号再次突破万米海深复核科考作业能力。奋斗者号自10月27日到11月19日,四次突破下潜万米,刷新我国载人下潜记录,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8、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发电

11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设计创新方面,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9、人造太阳

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中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10、嫦娥奔月

11月24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1月28日,嫦娥五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12月1日,嫦娥五号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12月6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11、九章发轫量子计算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验结果显示,“九章”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此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一百万亿倍,同时也等效地比谷歌去年发布的53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成功实现了量子计算领域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中科大科研团队介绍,随着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量子计算机将有望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气象预测、药物分析等具有实用价值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2、综述

12.1、中国和美国在技术上脱钩已成定局,这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除非投降,放弃所有高科技,美国会选择性施舍一些二流技术水平的东西给我们;

12.2、正在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是不可能接受胁迫而投降的(投降注定会被绞杀),所以,必须再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技术创新;

12.3、创新不仅仅是前沿科技,基础性研究更应该重视,期待有识之士透过鲜花,看到浸满牺牲泪泉的基础性理论、材料的研究,并进行扶持,为国家科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4、整理不易期待转载,让更多的人看到,为中国科技工作者打call!

12.5、你认为最伟大的创新是哪一项?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