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的天问看华夏早期创世神话的源流

北京好治疗皮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96744.html

古代中国的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和世界其他古典文明一样,它很大程度上是从早期的诗歌开始起步的,创作出《诗经》中那些典雅清新章句的无名诗人们,代表着姬周时期的华夏文学就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不过真正有名有姓的大诗人应该是战国时楚国的屈原,他的诗歌文辞瑰丽华美、喷薄着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再加上出身贵族的他忧时伤国的哀怨、具备惊才绝艳的诗情,这让他的作品成为中国最早最杰出的文人诗歌杰作,以他的众多大作为代表的战国楚国诗人们的诗歌集被称为“楚辞”。

屈原作品中传颂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著名的《离骚》,但是要论到内容奇绝壮美、想象力丰富多样,则首推《天问》。最近因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以“天问”为名,让这首两千多年前的诗歌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天问》一诗的句式虽然偶尔掺杂其他句式,但总体近似于标准的四言,与大多数楚辞章句铺张绵延的风格大异其趣,反而有点《诗经》遗风。它的内容就是一长串的发问,总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涵盖了天文、地理、气象、古圣先贤、治乱兴衰等众多重大课题。

诗人一次性提出这样海量的问题并不是期待谁来解答,而是借此表达思想深邃的他对自己置身的世界的认识,表明他的境界已经上升到了哲人的高度。作为一个楚国人,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难免受到楚地盛行的神巫鬼道之类思潮的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提到的当时流行的很多神话传说,仔细分析它们就可以发现,我们现在认为源流很古老的创世传说其实在战国后期根本尚未出现。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盘古开天辟地的说法,在《天问》一诗中半点影子都没有。

诗歌头两句就提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就是在问天地这样的形态是怎样产生的,说明此时虽然已经有人开始了这样的思索,但“盘古”这位原始大神却没有出现,不然屈原不会这样设问。诗人对天地的认识应该还是秉持的传统的“天圆地方”思想,认为天有九重,并且被八根庞大的支柱支撑了起来,但这一设想显然无法解释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所以诗人非常困惑。这表明所谓“浑天说”虽然已经在战国中后期萌芽,但哪怕是屈原这样见解深刻的博学之士都还没有耳闻。

另外诗人提到了天倾西北的说法,但并没有就此给出解释,这说明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塌的传说应该也没有产生。除此之外,此时女娲的传说虽然出现,但诗中没有提到她补天之类的事迹,说明围绕伏羲女娲的传说人物的众多故事都没有被创作出来。实际上大多数华夏创世类神话都是在汉代才开始成型的,经过当时的方士和道家加工后才渐渐丰满了起来,而更早远的夏代和商代应该也有此类传说,但根本未曾保存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