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倾谈是IDG资本面向创业者推出的访谈栏目。
在这里,我们将不定期与优质被投企业创始人/CEO/CTO/营销负责人展开对谈,用文字还原、沉淀访谈内容,呈现来自创业思维、产品设计、运营理念等多个维度的一手经验和深入思考,为创业者和有创业想法的朋友提供灵感和启发。
在倾心相谈中,探讨行业,深入了解创业者或团队负责人的内心世界。
今早,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东方着陆场凯旋!
滑动查看航天员返回地面的初亮相
天的太空飞行中,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诸多的突破和第一次: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飞行乘组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此外,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3名航天员还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起回顾3位航天员的高光时刻从年开始,我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6年来,中国航天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积极地政策扶持也鼓励了商业航天的发展,使商业航天从高门槛的小众领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年,原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徐鸣创办银河航天,实现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低成本、批量化研制。IDG资本在A轮入局,投中我国商业航天以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
为什么选择进入商业航天领域进行创业?
商业航天和传统航天之间有何关系?
银河航天主要业务和核心技术是什么?
商业航天能带来怎样的社会价值、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一起走进我们与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的对谈实录。
Q1
IDG君:商业航天并不是一个很大众的领域,是什么契机启发您进入商业航天赛道的?
徐鸣:我在哈工大读书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航天,当时我喜欢的是软件,这也是我后来联合创办猎豹移动的原因。年,猎豹移动业务转型和商业落地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我陷入了第一次创业的种种迷惑,恰好无意中看了一部关于哈勃望远镜的纪录片。
但我很清楚地那部纪录片里的画面:在旅行者2号探测器所拍的照片里面有一个蓝色的点就是地球。从那个视角看宇宙特别浩瀚,在那个小小的蓝点里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一切,但对于宇宙来说,它可能连个像素点都算不上。这种宇宙视角让我觉得找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可以在这里得到解脱。这是我最初和航天接触的过程。
太空中的旅行者2号AlphaCoders
15年的时候,我花了大量时间在美国做科技方面的调研,发现自己对航天产业的构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后来我的思路逐渐清晰:现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话,而是掌上的移动电脑;哈勃望远镜也不过是漂浮在太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大型计算机。
那时候全球商业航天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国家也迎来了这个时代。1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了“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航天科研生产,大力发展商业航天和卫星商业化应用”等积极政策,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另一方面,技术的可行性越来越高,航天领域人才也有人才流动机会。所以,基于对趋势、行业和政策的判断,我决定在年创立银河航天。
Q2
IDG君:想了解商业航天和传统国家队航天之间有何关系?
徐鸣:大家都知道“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句话,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国家的航天从零起步到现在取得了这么多亮眼成绩,国家也面向重大航天工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航天产业体系。总的来说,就是以国家任务为需求,国家投入为经费,航天院所等作为研制单位。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航天技术进步,航天任务从国家任务向市场需求拓展了,所以传统模式难以满足这种新的需求了,在新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正在给航天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国家出了很多扶持政策,所以我国商业航天从研制到发射、运营、应用的全产业链都蓬勃发展。年,全国商业航天有关企业超过家,我们的商业航天发展生态正在完善。
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国家队”和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成了合力攻坚克难的共同体。比如我们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所的合作:我们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共同探索了50~公斤卫星研发产线的设计、建设和运行,通过设计定型、工艺定额、试验裁剪等很多种方式,提高了卫星的生产效率。
Q3
IDG君:银河航天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不了解商业航天的朋友不太明确银河航天主要能提供怎样的服务。
徐鸣:总有人问到,银河航天究竟是做什么的?一句话概括,银河航天就是通过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工业化制造,建设卫星互联网系统,全球提供星地融合的宽带通信服务。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地面基站被搬入空中的卫星平台,每颗卫星都是天上的移动基站,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用户提供高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用一组数据来举例,目前全球仍有约80%的区域(包括海洋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等)近50%的人口无法上网。一方面,有很多地区大规模建设地面网络系统投入巨大,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所以基础设施薄弱;另一方面,在沙漠、海洋、冰山深处,地面通信基站信号无法覆盖。眼下,卫星通信能为基础建设薄弱的区域的网络覆盖提供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也是为海洋、沙漠、冰川等自然区域提供通信的已知最优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年,我们在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桃龙藏族乡实现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山区实地应用测试。
桃龙乡离成都约公里,在九龙村的山上,网络连接比较困难;而且北川县地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如果发生严重地震,地面的网络将会受到影响。
当时是在桃龙乡九龙村的半山上做了测试,银河航天的首发星依托成都信关站,用自主研制的卫星终端把在北川县桃龙藏族乡用户接入到互联网,验证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在数百公里范围的广域通信服务能力。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银河航天
另外,卫星通信不受地理地貌环境影响,能提供更高性能及更可靠的通信服务,在地面通信基础设施被破坏时,能提供快速及时的应急网络接入服务。
银河航天已经实现了卫星的低成本、批量研制,我们将充分发挥“航天+互联网”的优势,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未来,随着更多卫星的研制发射,卫星会和地面5G网络实现深度的融合互补,还会为6G时代万物互联的泛在网络需求提供支撑。到那时,偏远地区、海洋、航空等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问题都会被解决。
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
Q4
IDG君:目前银河航天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徐鸣:我们的团队现在已经超人,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及卫星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
技术研发方面,我们已形成通信、遥感等系列化卫星研发能力,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发射了我国通信能力最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后续我们将持续加快新型可堆叠通信卫星的研制。
银河航天02批卫星发射前,技术人员在进行准备工作银河航天
智能制造方面,拥有低成本、批量化的卫星制造能力是我们眼下的重点工作。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路径,有了年产数十颗卫星及载荷小批量示范产线,也即将拥有年产百颗的卫星批量化智能制造能力;我们也在充分发挥商业化的优势,融合航天和工业化设计理念及制造能力,在构建开放的供应链体系。
上个月我们成功发射了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这批卫星也是我国首批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也组成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这次发射验证了我们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须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组网运营能力。
接下来,我们会在互联网、商业化、国际化以及人工智能等优势基础上,继续探索卫星在各个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
Q5
IDG君:很好奇02批批产卫星背后的故事。
徐鸣:这批批产卫星是3月5日成功发射的,这是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是银河航天自主研发、小批量制造的。
银河航天02批卫星发射银河航天
这批卫星平均重量大概在Kg,设计通信容量超过40Gbps,已经在轨和银河航天首发星共同组成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也构建了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小蜘蛛网”可以提供30分钟左右的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
这次研制02批批产卫星涉及到的元器件有多种,其中国产率达到90%以上,很骄傲的是,关键器件、核心部件都实现了%国产。研制过程中,我们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也一起奋斗,有质量保证的商业化低成本路径被一点点趟出来了。
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是我们实现卫星量产的“铁三角”,也是银河能实现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的关键。
为了打造这个铁三角,我们自主研发了通信载荷、卫星平台和它的核心单机,搭建了基于民用工业体系的商业化供应链;同时,搭建了面对卫星生产线和精益生产管控系统,针对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通信天线进行了面向批产的设计优化和全流程管控;还有,我们用定制化的批量工业模式研制了高性能毫米波系列天线,初步实现了宇航用天线的高效低成本量产。
点击了解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最新动态
Q6
IDG君:从18年到现在,您正式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已经有4年时间。您认为商业航天能为社会带来怎样的价值?
徐鸣:像开头提到的,我们现在正处于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期,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正推动整个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
聚焦到银河航天所在的卫星制造细分领域,商业航天企业低成本、批量化生产的优势正逐渐凸显,卫星的研制正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产模式”转变。
通俗点来说,卫星研制和生产正处于一个类似“超大老式台式机”向“笔记本电脑”的进化阶段:柔性太阳翼让“超大能源”成为可能;软件定义卫星让卫星更智能,功能更加丰富;“太空计算机”的算力也在快速提升。
现在,我们努力在做的就是实现“像生产电脑一样生产卫星”这个目标。
过去一年里,我们自主研制完成小批量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用仅仅11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小批量卫星的全部设计、生产、测试、试验、出厂,这验证了我们国家的面向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小规模批产和全流程研制能力,也是我国商业卫星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的一个标志。
除了卫星数量激增以外,卫星的性能也随着摩尔定律大幅提升。
“
关于摩尔定律
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准备一份关于计算机存储器发展趋势的报告,在绘制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因为卫星数量的增加、卫星性能的提升、卫星平台种类的丰富、卫星制造的商业化和低成本化,卫星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了,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比如,现在卫星不仅可以应用于最基础的地面应急救灾、预报预警、导航服务、网络通信等领域,卫星数据已经被创新应用于金融助农领域,国内已经有银行通过商业卫星数据评估农户耕地情况,降低农民获得贷款的门槛;此外,卫星在新闻媒体上也有应用,新华社成立了专门团队推动卫星技术和媒体融合发展,通过新闻媒体这个纽带让卫星技术和更多社会生产生活场景连接。总之卫星技术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广泛应用。
Q7
IDG君:您如何看待商业航天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徐鸣:航天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本质上要解决的是:航天到底能提供什么价值的服务的问题。
我做银河航天时就是想发展航天科技,真正地服务人类社会,为社会提供航天科技的价值。这是银河航天创办的初心和出发点。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商业航天布局,一些国家不光从顶层设计、技术转移这些维度推动,还采用了开放市场的策略,这大大推进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显而易见,在这次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的浪潮里面,商业航天公司慢慢走到舞台中间了。
现在,我国也在不断推进商业航天的发展,有关商业航天的融资与产业布局的利好消息很多,我国商业航天已经有了初具雏形的产业体系,也开始有序的良性竞争。
“十四五”指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加速了智能制造、通信与航天产业的融合。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地进一步支持,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航天在未来会迎来真正的发展高潮。
Q8
IDG君:在和IDG资本接触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徐鸣:我觉得IDG资本一直有两个投资观点我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强调科技力量和创新精神,我觉得银河航天和这个理念非常契合,因为银河航天就是一家致力于创新的航天科技创业公司,我们敢于干别人从未干过的事;另外一个说就是在早期沟通中,你们投资人提到的“投资即投人”这个观点,银河航天人的团队里70%都是技术研发人员,我想这也是吸引IDG资本目光的一个因素。
另外,我也看到IDG资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