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今天),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江阴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徐福祥也参与其中,作为中国火星探测技术顾问、专家组组长,他为飞行控制各阶段任务把控质量。他和侄子徐李佳、侄外孙刘镒三代江阴航天人一起,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与热情。
▲左为徐福祥
▲右为徐福祥
今天中午,江阴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与徐福祥院士进行了视频连线采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对家乡的心里话。(以下根据视频连线内容整理)
火星探测难点
火星距离地球很远,最远有4亿公里,最近也大于万公里。而且,无线电从地球达到火星需要18分钟,回来还要18分钟,所以要通过地面来控制火星探测仪的降落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智能化的自动控制。这次火星探测,我们非常圆满地实现了这种智能化的高精度自动控制技术。火星探测仪的降落其实非常危险,我们称之为“魔鬼式的9分钟”。国际上的航天器降落外星球的成功率为50%。有记者问我,我们中国的成功率是多少,我说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敢说有%,但是至少大于80%。可以自豪地讲,我们的自动控制硬件技术全部采用国内自主可控的技术,软件全都是我们的年轻人设计的,我的侄子也在其中。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
火星探测意义
作为一名老航天人,我非常骄傲的是我参与了我们国家几乎所有的重大航天工程,有些是我当航天五院院长一职的时候争取的项目。今天,我能够有幸参加我们国家火星探测第一次任务,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在一次任务中把“绕、落、巡”三件事同时做了,这在世界上都是首创,必将引起非常大的震动。
寄语家乡
我希望我们江阴人从国家重大的航天工程当中得到振奋,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提高家乡的科技水平,为国家的高科技做出贡献。我知道,江阴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在钢索、纺织等领域都有不俗的成绩,我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我衷心希望我们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外观设计构型图(来源:国家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