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里的画面。新华社发
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红色火星上首次有了中国印迹!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
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目前,探测器已在太空运行天,距离地球约3.2亿千米。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探测器自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阶段完成了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年2月2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后,对火星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探测分析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为着陆火星做准备。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只要我们一直寻求创新,航天器无论飞多远,生命线都能紧握在我们手里。——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副总师张宇
只要航天器在我们手里一分钟,我们就会认真守护它60秒。——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副总师王航
看似简单的环火飞行,实际上却是飞控任务繁重的阶段,团队需要为所有探测制定周密的计划。
——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总师崔晓峰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未来火星探测可实现采样返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昨天上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国还将发射更多的火星车,对火星进行更深入的探测,甚至可能像嫦娥五号一样,完成火星采样后返回地球的任务。
天问一号经历6个多月的地火飞行之旅,于年2月10日顺利被火星引力捕获,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我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
为何天问一号要在环火星轨道飞行3个多月才着陆呢?欧阳自远解释说,我们之前对火星的了解非常有限,外国科学家掌握的关于火星的资料都被他们看成宝贝,不愿意拿出来分享。对火星的探测,我们只能自力更生。所以,天问一号在着陆之前,需要在轨道上对火星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数据采集,拍摄高清照片,特别是对乌托邦平原进行定点精准考察。就像侦察员在通过跳伞方式着陆之前要先侦察地形一样,天问一号在着陆前也要先拍好照片,查看地形,还要考察火星的气候特征。沙尘暴在火星上十分常见,探测器着陆也会扰动沙尘,而沙尘暴对探测器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火星车“祝融号”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能源供给,如果沙尘覆盖了太阳能板,就会影响到电池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火星车的使用寿命。
欧阳自远表示,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我们对火星的了解还比较少,这一次带的装备比较多,还要在环火轨道上进行较多探测。等我们对火星有了深入了解,未来各类火星探测器可以取消绕轨飞行这一过程,直接登陆火星。
欧阳自远表示,火星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太空探索热点。我国还将发射更多火星车,对火星进行更深入的探测。火星探测器甚至可能像嫦娥五号一样,完成在火星上采样后返回地球的任务。
欧阳自远说,人类要飞向更浩瀚的太空,探测火星是绕不开的一步。火星现在还有很多谜,以前那里有海洋、湖泊,现在那里一滴水都没有了,但不管怎么说,毕竟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通过探测火星,我们研究地球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也有了更多可供研究的案例,科学意义是非常大的。
火星探测任务就像一场“马拉松”一群航天人为天问一号默默付出
天每一秒都认真守护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天问一号在太空中长途跋涉天,有一群人昼夜守护,默默付出。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时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成员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秋瑜通讯员宋星光、王永亮、闫晓洌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型号团队总师崔晓峰:
火星探测比探月要求更高
对负责控制探测器奔赴火星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来说,火星探测任务比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任务的实施周期更长、测控模式更复杂、轨道控制要求更高。此外,新的航天器平台和探测领域也带来了更多新的变化。
对此,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总师崔晓峰感触良多。“从今年2月下旬以来,探测器开始环绕火星飞行,并对预定着陆区进行广泛调查,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看似简单的环火飞行,实际上却是飞控任务繁重的阶段,团队需要为所有探测制定周密的计划,科学安排每一次拍照和数据接收,还要提供精密的轨道控制,以确保探测器获得预期探测成果。
型号团队总体主任设计师金文马:
除夕夜不看春晚看火星
从发射成功到着陆火星前,天问一号在轨飞行天,一直姿态稳定、能源平衡,这与飞控团队的细心呵护紧密相关。
为了充分做好任务准备工作,年初,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紧密组织我国“嫦娥四号”任务准备工作的同时,成立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型号团队总体主任设计师金文马至今仍记得,当时自己刚刚执行完嫦娥四号任务,随即开始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他白手起家,带领团队不分昼夜设计方案,眼看着环绕器的控制方案在自己手里越来越厚,最后仅故障协同程序就多达上千页。
今年2月,团队针对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了3次近火制动控制和1次远火点平面机动控制,顺利控制探测器进入环火停泊轨道。第一次近火制动正值春节前夕,随后的几次控制也紧密相连,整个2月,团队都在24小时值班守护,“不看春晚看火星”成了大家除夕夜共同的活动。
型号团队副总师张宇:
航天器的生命线紧握在手里
轨道是此次任务里的关键变量。不同于我国此前实施的月球探测任务和载人航天任务,火星距离地球最远达4亿公里,遥远的距离和复杂多变的宇宙空间环境给轨道带来了巨大挑战。
“首次探测意味着许多工作要从头开始,创新必不可少,这既是挑战,又是乐趣所在。”干了16年轨道计算与分析工作的张宇,在专业领域里的经验十分丰富。“丰富的任务经验积累为天问一号提供了助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攻克在测轨数据处理及修正方法、时空参考框架、轨道动力学模型等方面的新问题。只要我们一直寻求创新,航天器无论飞多远,生命线都能紧握在我们手里。”
型号团队副总师王航:
火星探测任务是一场“马拉松”
负责长期管理的型号团队副总师王航介绍说:“火星探测任务的周期长,可以说是航天任务里的‘马拉松选手’。从去年7月发射以来,中心一边管理天问一号,一边还圆满完成了‘嫦娥五号’任务,前不久空间站核心舱也成功飞天,虽然任务多且密集,但只要航天器在我们手里一分钟,我们就会认真守护它60秒。”
软件支持团队主任设计师王磊:
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
在天问一号任务中,除了看不见的轨道线,还有一个首次出现的利器——第三代飞控软件。新一代飞控软件不仅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第一次基于国产化软硬件平台研制的飞控软件平台,更是一次性能和架构设计的巨大飞跃,极大提升了飞控任务支持能力。
性能更优、功能更强也意味着系统更复杂、研发难度更大。事非经过不知难,火星探测任务软件支持团队主任设计师王磊对这句话有切身体会。“从开始论证到正式研发,为了实现飞控软件更新换代,团队的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最后攻坚阶段,大家从早上八时工作到深夜,周一到周六都是如此,周日休息半天,下午还会集中开会梳理问题,但这不是强制的,而是大家形成的默契。”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