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火星都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星球,关于它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为了探索火星的奥秘,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呕心沥血、苦心钻研,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就有东南大学级校友、天问一号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朱岩的身影。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航天的精彩故事!
砥砺前行,少年心有“航天梦”年,朱岩出生于江苏北部一座名叫“东海”的小城。在学生时代,他便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的他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坐上飞碟,在太空中与外星人来一次相会。因为热爱,所以他始终坚信:“我们国家肯定会有载人飞船,不会太遥远。”
年,朱岩来到南京,就读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从本科读到研究生,他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年,朱岩顺利从东南大学硕士毕业。为了自己的航天梦,他毅然来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凭借着自己坚毅、有梦想、敢拼搏的品质,朱岩如愿加入了我国空间科学探测总体专家孙辉先的团队,从事电路设计工作。
年11月20日凌晨6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21个小时后顺利返回。积蓄了7年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随后,朱岩出任神舟四号飞船通用流体分系统的图像采集设备主管设计师。虽然该项任务在整个系统所占的比例极小,但对当年的他来说,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重任,因为这里有自己心心念念的航天梦。年12月,朱岩第一次来到发射场,见证自己的成果随着神舟四号飞船飞向太空。重大成果不断,给天问一号装上“利器”年起,我国航天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在一系列航天任务的锻炼中,朱岩不断成长。他先后担任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的图像压缩主管设计师,确保了卫星拍摄的月球影像高质量传回地面。他还在卫星搭载设备数据的处理与传输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年,国家航天局提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目标,启动了任务方案论证和实施。年,火星探测工程正式立项,中国航天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从地月系向行星系迈进。这个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朱岩出任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有效载荷总设计师。
天问一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的直接责任研制单位多达12家,分布在北京、上海、长春等多个城市,参与科研人员上千人。作为总设计师,朱岩要统筹调度好这些单位的研制力量,确保每套仪器的研制进度、质量情况,都在掌握之中。
脚踏实地,实现“国际首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同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正式开启在火星表面的巡视探测。朱岩团队为之配备的6套仪器闪亮登场。
其中,表面磁场探测仪是国际上首次在火星表面开展移动磁场测量,以期获得精细尺度的火星磁场信息;表面成分探测仪能发射高能激光,气化火星表面的岩石,通过激光诱导光谱方式,获取火星表面岩石的化学元素组成信息,有望为古生物学家提供火星是否曾存在生命迹象的线索。“相信天问一号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朱岩说。
“未臻无欲无求境,犹惜不离不弃名”。一路走来,朱岩坚持用航天人的精神传承来陶冶自己。接下来,他将尽己所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东南大学官微、东南大学校友总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