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升空即上星际高速路,首次修正

郑华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如今正在赶赴火星的过程中,发射于7月23日的它如今已经飞行了近10天时间,据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国家航天局的消息称,在8月2日7时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牛发动机开机工作20秒,顺利进行了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之所以要对其修正,是因为在探测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飞行速度和飞行方向上可能会出现的偏差,因此就要定期对其飞行姿态和状况进行纠正,这个任务由天问一号上携带的多个小发动机来完成。消息还透露目前天问一号上面各项设备运行正常,今后他还要继续飞行近7个月的时间,穿越4亿多公里的征程,在明年2月份到达火星。今年的7月23日下午4:26,长征五号火箭托举着天问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发射36分钟之后就进入地球至火星的转移轨道,该轨道还被称为霍曼转移轨道,它是航天器进行行星探索时从一颗行星去到另一颗行星所需能量最少的轨道,被认为是太阳系星际旅行的“高速公路”。不过,航天器发射后想尽快进入霍曼转移轨道可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达到较大的速度才能进入,首先必须要超过第二宇宙速度(每秒钟11.2公里),克服了地球的引力才能进入这条轨道,这需要大推力火箭才能办到,好在长征五号的推力足够大,持久度足够强,才把天问一号直接送入了霍曼转移轨道。本质上讲霍曼转移轨道是一条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它与地球、火星的公转轨道相切,远日点比火星轨道距离太阳要远一些,这样航天器才能在到达火星轨道时被火星引力捕获,从而围绕火星运行。那么既然这条轨道是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就说明它的速度不会超过第三宇宙速度,因此天问一号的速度也不会超过每秒16.7公里(以地球为静止参照物的速度)。7月24日晚22时24分,天问一号上携带的火星磁强计开机测试。通过对加电测试后下传的科学数据、工程参数和遥测数据进行了判读,火星磁强计工作正常,各项数据符合预期,该设备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铁龙团队研制。7月27日的时候,天问一号在距离地球万公里处回望家园,拍下了地月合影的照片,二者均呈新月状,在太阳系中结伴而行。目前天问一号正在地火之间的“高速路”上狂奔,明年2月份天问一号将运行到火星轨道,与刚好行进到这里的火星相遇,从而被火星引力捕获,围绕火星运行,不过在这之前,天问一号还要进行一次或几次的加速过程,因为太阳的引力会不断降低它的速度,在其到达火星轨道附近时,如果低于火星的行进速度,那么就无法很好地被其捕获,所以它还需要多次调整速度、方向和姿态,才能顺利地被火星捕获并围绕其运行。被火星引力捕获之后,天问一号将围绕火星运行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它将调整轨道并选择确认火星上的降落地点,释放着陆器到火星表面,这期间会有一个降速过程,进入火星大气层后还会有降落伞和反推发动机减速,确保着陆器平稳安全地降落到火星表面,然后着陆器在释放火星车,就可以在火星表面巡视探测了。参考资料:《中国青年报》8月2日文章《中国探火最新消息: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还能回声定位,免疫力也强,蝙蝠如何进化的奇特植物“叶上珠”,开花和结果都在树叶上完成,我国有全部种类欧洲天文台发现一只巨大“蝴蝶”,长约两光年,是两颗恒星的杰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