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飞行效果图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之际,4月24日这个被称为中国航天日的日子也迎来了好消息之一。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正式被定名为“天问”。这一名字来自于著名诗人屈原的长篇诗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一号”除了公布名称外,关于探索火星工程的更多细节也被披露。中国太阳系行星探测工程的标志也正式发布,作为未来中国深空探测的重要一环,中国独立自主的火星探测将在7月下旬择机发射。火星车与着陆巡视器外观设计构型图在“天问”之前,中国选择了与俄罗斯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火星探测,这一计划开始于十一年前,但是年搭载了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于发射后不久就坠毁,这使得中国开始独立自主的进行火星探测工程。据报道年时中国就已经开始了火星探测工程的正式立项。在运载火箭技术成熟之后,中国的火星探测以极快的节奏开始高速发展。此次航天日发布的中国行星探测标志为什么人类如此热衷于探测火星呢?其实还是火星独特的环境导致的。年美国发射的MRO探测器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水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也比较适宜,自然环境没有其他的行星那么残酷。如果人类将来要选择一个星球进行殖民的话,那么火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为此世界各个拥有探测能力的国家都在进行火星探测。美国甚至已经将两辆火星车送上了火星表面,带来的大量的相关数据和观测结果。进行分离实验的“天问”根据航天日透露的计划表,中国的“天问”探测器将不同于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月球探测时中国采用的是“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而火星探测则是将前两部合并,一次性完成“绕”和“落”。为此“天问”集成了一个轨道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巡视车,当“天问”到达火星时轨道器将会完成在轨任务,而着陆器在着陆之后将会放出巡视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照及土壤分析工作,为下一步探测做好准备。正在转场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运载火箭上中国将会选择专门改进的长征五号Y4型,这是目前中国运力最强大的火箭。据计算从地球转移到火星轨道需要差不多七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年7月下旬发射的话至少要到年2月末“天问”才能到达火星轨道。对于火箭的可靠性来说这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整流罩,“天问”就将在这里奔赴火星中国的五星红旗在月球上亮相之后。中国马上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火星探测计划。据称“天问”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重的地外探测器,而中国两步合为一步地战略则大胆缩减了火星探测工程的时间跨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除了中国航天员将国旗插到月球上外,在火星上同样也会竖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