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着陆器及巡视器(图片来源:CNSA)天问一号拍到的特殊合影,来了!年6月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图像中天问一号着陆平台、“祝融号”火星车及周边区域情况清晰可见。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影像图由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于6月2日18时拍摄。图像右上角有两处明显亮斑,靠上的亮斑由两个亮点组成,较大亮点为天问一号着陆平台,较小亮点为“祝融号”火星车。以着陆平台亮点为中心,周围区域颜色较暗,据分析,可能是降落过程中受到发动机羽流影响造成。着陆平台南北方向,存在对称的喷射状亮条纹,可能是着陆后着陆平台钝化时吹除了较细的尘埃形成。图像中部亮斑为降落火星过程中抛离的背罩及降落伞组合体,其中背罩为圆形亮点,降落伞为长条状亮点。图像左下方向,存在另外一处明显的亮斑,为降落过程中抛离的防热大底。截至6月6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已工作23个火星日,开展环境感知、火面移动、科学探测,所有科学载荷设备均已开机工作,获取科学数据。环绕器运行在周期8.2小时的中继轨道,为火星车科学探测提供中继通信。延展阅读去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升空,开启了它前往火星的征程。今年2月10日20点50分左右,在经过多天,4.6亿公里的飞行之后,“天问一号”终于停泊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火星巡视车成功降落火星表面,我国首次自主发射的火星探测任务再一次取得阶段性成功。祝融是上古神话中的火神,而“祝融号”终于登上了以五行之火命名的火星。火星车“祝融号”高1.85米,重千克左右。“祝融号”整体大小和一张桌子近似,有六个独立悬挂的轮子,并以太阳能供电。“祝融号”1:1模型(图片来源:王昱)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辐照强度仅有地球的43%,平均气温在-60摄氏度左右,最低可达-摄氏度,而其大气的对流甚至还会让“祝融号”更容易散失热量。稀少的能量输入和对保温的迫切需求,对“祝融号”的能源供给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火星尘埃还会削弱太阳能板的发电能力,根据美国“勇气号”的实测数据,太阳能面板能量供应日衰减率为0.1%~0.3%。而为了实现90天的实验探测周期,“祝融号”采用了火星光谱匹配、防尘的太阳电池,针对火星大气进行了隔热设计,还有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供热集热器。正是依靠这些技术,“祝融号”才能顶着巨大的能源压力,配备了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火星车次表面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这些探测器。为了将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天问一号”轨道器扮演了“祝融号”的信号中继。但地球想要和“天问一号”轨道器联系,则需要深空网。深空网由巨大的天线组成,我国目前在全球各地有3个深空站,分别是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和阿根廷深空站。深空站必须分布在全球各地,这样才能保证“天问一号”轨道器在和地球通信时我们总能收到信号。全球深空站分布图片来源:中国科学:信息科学,50卷,1期:87-()通常来说,火星探测有三种方式:在轨道上绕火星飞行进行较远距离探测的环绕器,降落到火星表面,原地进行探测和实验的着陆器,以及能在火星上运动的巡视器(火星车)。不久后,展开太阳能板,驶下着陆器的“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90天的火星探测任务,这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的国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