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昂青春力量,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下,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青团江苏省委策划,常州市委网信办支持的强国“”影音馆特别版——“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之歌百年红”大型融媒体采访行动正式启动。记者兵分多路,以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大事记”为基底,深度挖掘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拼搏奋斗、强国有我的精神内核。“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之歌百年红”系列报道旨在不忘初心、着眼当下、展望未来,讲好“青春版”中国故事。
02:42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年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航天人再次收获了全世界的目光。
“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止对宇宙探索的脚步。如今,在我国璀璨辉煌的航天事业背后,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庞开始勇挑重担。他们沉稳专注、年轻有为,充满朝气和希望,既是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漫天星河上标注一个又一个“中国坐标”。
这群年轻人
突破“黑障”,为航天员“指路”
“酒泉雷达跟踪正常!”“渭南雷达跟踪正常!”“太原雷达跟踪正常!”“青岛雷达跟踪正常!”……神舟十三号返回时,我们能从电视直播中听到很多类似的报告声。这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多部雷达全程连续跟踪返回舱,形成全链路测量,护送航天员顺利回家。生于年的雷达设计师孙名厚,就是其中一部雷达的负责人。
相较于神舟十二号传统的返回模式,神舟十三号采用了快速返回技术,从撤离空间站到返回地面,时长从神舟十二号的28个多小时,缩短到9个多小时,这对雷达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连续稳定跟踪测量的要求。孙名厚告诉交汇点新闻记者,返回舱以超高音速再入大气层时,表面包裹着一层等离子鞘套,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严重衰减,甚至中断,通称为“黑障效应”。“我们所研发的测量雷达通过采用智能化的鞘套判别、复杂波形设计等多种鞘套目标探测跟踪技术紧盯神舟返回舱,确保雷达不会‘看走眼’,为航天员回家保驾护航。我们的雷达就像‘风筝线’,不管飞船飞得多高多远,一举一动都能被全程掌握。”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第一步”稳步迈向“第三步”。“年神舟五号发射时,我才刚上初一,当时在电视上看到杨利伟在太空展示国旗,心里特别激动。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也有了个‘航天梦’。现在参加了工作,虽然没有机会像航天员一样翱翔太空,但是能够为航天英雄们成功飞天和平安返回提供安全保障,还是觉得挺荣幸的。”孙名厚说。
孙名厚负责的团队根据工作强度的不同,人数从十几人到四十多人不等。“其中科研人员绝大多数是‘90后’,有时候去雷达阵地调试,需要连续工作三四个月,每天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都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确保飞船监测任务万无一失。”
像孙名厚这样的年轻人,在中国电科十四所还有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十四所目前有多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多人,占比高达60%,“年轻人已经成为我们所的中坚力量”。
这群年轻人
让北斗卫星在太空中“手拉手”
航天团队的年轻化,也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