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北京时间年5月15日7时40分许,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文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这标志着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中国迈出了星际探测征程中的重要一步,实现了我国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并且这也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一次探测任务就成功实现探测器环绕、着陆、巡视火星的国家。
据了解,天问一号探测器重约5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部分组成,而这其中“太空多面手”环绕器充当了“一器分饰多角”的角色,具备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三大功能,环绕器三大功能的的切换大致如下:
在地火转移飞行过程中,环绕器先是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陆轨道以便被火星引力捕获,当着陆巡视器被成功释放后环绕器就可作为通信器,为远在地球上的控制室与着陆巡视器之间的通信提供中继通信链路,最后当通信任务结束后,环绕器还可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进行相关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任务火星探测器着陆后行动动画模拟图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文一号探测器于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由长征5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此次顺利着陆火星奠定坚实的基础。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中国真正的第一次火星探测:“萤火一号”
不过中国航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在漫漫的火星探测之路上也曾经历过惨痛失败。其实早在年,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代号:YH-1)准备搭乘俄罗斯火箭的便车前往火星,结果因探测器主动推进装置未能点火而变轨失败。
年,俄罗斯联邦航天署计划重启火卫一探测计划“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并将其土壤带回地球。中国中科院方面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打算利用俄罗斯火箭公斤左右的载荷余量设计一颗小卫星,探测火星的大气和空间环境,为未来火星着陆巡视等探测任务奠定基础。
很快中科院的这一计划就得到了批准,年6月中俄双方正式签署关于联合探测火星工程的合作协议,“萤火一号”就属于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探测任务包括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探测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以及揭示类地行星的空间环境演化特征三个方面。
由于“萤火一号”探测器是为了搭载“福布斯-土壤”剩余载荷设计的,属于世界上最小的探测器,而且中国当时在火星探测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再加上要在年10月预定发射前的6个月将探测器运抵莫斯科进行测试,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在困难面前,从未低过头的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超高灵敏度应答机、长火影带来的超低温环境以及各单机能在出火影后成功唤醒正常工作等多个关键技术,终于在年4月将正样探测器从中国上海运抵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然而就在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探测器即将发射之际,年9月29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根据俄科学院的建议,决定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至年10月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该项目实施的可靠性,错过了发射窗口的萤火一号又被暂时运回上海航天局。
年6月,萤火一号经过将近20个月的安全存储和间断性加电测试又重返莫斯科,并且先后在拉沃什金航天中心和拜肯努尔发射场进行测试表明探测器一切正常后,同“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搭载“天顶-2SB”号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但不幸的是,由于“福布斯-土壤号”计算机受到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其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实现变轨,未能脱离近地轨道,最终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上飞了约69天后,于年1月16日1时45分在太平洋海域陨落。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当年之所以会“寄人篱下”联合探测火星,主要是因为中国方面当时在火星探测方面经验为零,不具备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和深空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其中深空测控网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深空测控网一般是由航天器上的测控分系统、地面上的深空测控站、深空任务飞行控制中心以及通信网组成,而大口径抛物面天线、大功率发射机、极高灵敏度接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等都是深空测控网必不可少的标配。
而地火距离太远了,探测器上所配备天线尺寸又非常有限,地球与探测器之间信号的收发会产生严重的衰减,为了接收到遥远距离外探测器传回的微弱信号和向探测器发射更高强度的信号,就必须在地面建造更大口径的天线。
为了给此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保驾护航,中国在黑龙江佳木斯、新疆喀什以及南美洲的阿根廷都部署了装备大口径深空通讯天线的深空站,并且还在天津武清建造了目前全亚洲最大的全可动单口径天线,再加上引入了信号相加合成技术,这些测控站协调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信号的接收能力。
7年前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探索火星成功的国家
“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萤火一号”失利之后,年11月5日,印度用他们国产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将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加里安号在绕地球20多天后,进入了为期9个月的地火转移之旅,最终进入了距离火星表面最近点为公里、最远点为8万公里的高度椭圆的环绕轨道。
与其它动辄数亿美元的探测器相比,印度曼加里安号的耗资仅仅只有45亿卢比(约合万美元),这甚至还比不上拍一部好莱坞影片的成本,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便宜的火星探测器。不过虽然造价低,但它却让印度的空间研究组织成为首次尝试探索火星就取得成功的太空机构,同时也让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个到达火星并近距离拍摄火星的国家。
曼加里安号的成功发射,在争取政治意义的目的上或许成为印度“蜜汁自信”的来源之一,印度终于如愿以偿的暂时将中国暂时甩在了身后。而且曼加里安号还于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25项年度最佳发明,称其为“超智能航天器”。
当然,“萤火一号”计划的失败虽然没能实现中国的探火梦想,但是小小的萤火虫却点燃了中国人奔向火星的激情,在充分总结了“萤火一号”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之后,中国完全走上了独立自主开展火星探测的道路,年1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填补了“萤火一号”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研究火星的科研团队的空白,为今后中国自主火星探测培养了大批人才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并且中国成功研制出大型液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它的起飞质量约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可以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站、月球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而且,中国还建立了可以远达火星轨道的深空测控站,这就好比茫茫大海上指引方向的“灯塔”,为漫漫长路上的火星探测器保驾护航,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天问一号”本应分两步或者三步走的“绕、落、巡”计划合并在一次实施,如今天问一号成功实现了一次探测任务就成功实现探测器环绕、着陆、巡视火星的任务,中国火星探测逆袭打破美国纪录,而相关的研发投入、技术等级以及自主程度等都是印度曼加里安号不能相比的。
随着“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圆满成功,看来有些人对于中国的成功又要流露出一种很“酸”的态度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无论是探月工程,还是火星探测工程,起步都要比美欧等发达国家或组织要晚,但是中国一出手就是“王炸”,以高起点、高标准对标世界先进水平,一次性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
而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突飞猛进式的跨越,这其中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和无数航天人的辛勤付出,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点赞,为英勇的航天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