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天问 >> 天问推荐 >> 读书离骚

读书离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晨六点,今天的古文阅读就完成,读的是屈原的《离骚》。

屈原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众人皆知,所以我就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几个很有趣、对我影响也很大的地方,我就捋一捋。

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在这里,我发现这个“朕”字,是屈原的自称。

在我们现在的认知里,“朕”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自称,其他人是不能用的,如果有人用了这个“朕”字,就形同谋反。那么,为什么屈原可以用“朕”字呢?

在《离骚》里,这个“朕”字出现了好几次,分别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

为了解惑,就必须查一下了。

“朕”,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里,西周金文、西周文献里的“朕”字多用为代词。《说文》做出的解释是:“朕,我也,阙。”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定为帝王自称之词,后世帝王皆把“朕”作为专用自称。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所以,在此用“朕”作为自称,应该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尽管他在《离骚》里诉说着他对楚国官场的各种不满,但并无谋逆之意。

“朕”字,是我读《离骚》发现的有趣的地方之一,第二个有趣的地方则是“宓妃”二字:“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宓妃”一词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植与甄宓的故事,还有就是他写的传承到今的《洛神赋》,让我误以为“宓妃”就是文昭甄皇后甄宓。

当我在《离骚》里看到“宓妃”一词时,赶紧查了一下,才知道“宓妃”一词来源居然来源于屈原的《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这是洛神“宓妃”首次作为诗人所追求的神女身份出现,我想以后,我不会把文昭甄皇后甄宓当成神话里的洛神了。想来,也是我的书读得少了,在古代女子的名字中,知道起名用“宓”的女性少了。

此种少见,应该不怪。

在《离骚》里,有一句诗是非常出名的,而且适用于各种环境,它就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我十六、七岁时,有一个女同学在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下这么一行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看到这句诗时,是懵懵懂懂的,并不太懂得其真正含义。当时,是让我感到惊艳的是那位女同学的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折服了我们全班的同学。

我对书法没有研究,不知道那种字体叫什么,所以,现在也回想不起来那字长什么样了,女同学的相貌也忘记了,唯独了三十多年的,就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处,到底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来说无所谓,只要去践行,认真而踏实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