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循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这一段诗,出自于屈原的《楚辞·天问》,初读时有些艰涩难懂,但细细的分析起来,这里却包含着一段商朝早期的历史。
殷商王朝的起源
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
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简狄住在瑶台之上,帝喾怎会对她中意?玄鸟高飞送来聘礼,简狄为何那么欢喜?
屈原以设问的形式,叙述了商朝的起源。这里出现了两个人物,叙述了一件事情。
《史记·殷本纪》记载说,简狄是有娀(sōng)氏部族首领的女儿,是帝喾高辛氏的次妃。按照《天问》中的描述,简狄是住在瑶台之上,然而帝喾对她似乎并不十分中意,原因大概是由于简狄在嫁给帝喾之后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她居住在瑶台,经常在那里祈祷能为帝喾生下子嗣,后来感动上苍,于是便有了简狄吃下玄鸟之卵而怀孕生下殷之先祖契的故事。
这个故事古籍中多有记载,东汉文学家王逸在其著述《楚辞章句》里说:简狄侍帝喾于台上,有飞燕坠遗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
《列女传》对此事又增添了一些细节的描述:简狄成为帝喾最宠爱的妃子后,两年多都没有怀孕。有一年,帝喾带着她重游有娀。做母亲的见她久未有喜,心里焦急,就带她去女娲娘娘庙烧香求子。路过玄丘的时候,简狄顽皮的妹妹建疵怂恿姐姐一起下到山丘下的玄池去泡澡。两人正在洗浴的时候,忽然一对燕子双双飞来,竟在池子里裸露的石头上下了一个鸟蛋。
这鸟蛋当然不是一般的鸟蛋,而是一颗五色彩卵。简狄生性好奇,以手取过,有心收藏,却苦于无处安放,只得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那五色燕卵竟被她咽下喉咙去了。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头直达腹部,登时浑身酥软,就这样忽然有了怀孕的感觉,后来就生下了契。
而这段类似神话的故事,司马迁却作为正史写入了《史记·殷本纪》中,但记载则较为简略,大意是说,有一次简狄和另外两个女子到河里去洗澡,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简狄
《诗经·商颂》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
那么玄鸟是什么呢?玄鸟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关于玄鸟的记载,最早出自于《山海经》,玄鸟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所以后世普遍认为,玄鸟指的就是燕子。
商的先祖契,也叫阏(yān)伯或卨(xiè),据说曾帮助治洪水有功,舜帝就让他做了掌管教育官,封在商邑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因其为玄鸟生子,故赐子姓,因此契也叫子契。
自契封于商时起,至第十四位君主成汤,灭夏而建立商朝。商王朝至盘庚时,将国都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偃师市西南),并改国号为殷。所以商朝也叫殷朝,司马迁在作《史记》时也把商朝的历史定名为《殷本纪》。
王亥是谁?
王亥契的六世孙,是商国的第七任首领,但根据《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商的第七任首领的名字却并不叫王亥,而是振。通过和其他史料比对,证实振就是王亥,《世本·作篇》中称作“胲”,甲骨文中则称王亥。王亥的父亲叫冥,那么,《天问》诗句“该秉季德,厥父是臧”中的“该”指的也就是王亥了,意思就是,王亥秉承王季之德,受到他的父亲褒奖。
然而王亥并不姓王,而姓子,因为他是商国的首领,也就是王的意思,因而人们又叫他王亥。
王亥即位之后,训养牛马,壮大畜牧,并发明牛车作为运输工具,也因此让部落的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地发展起来。王亥对于饲养牲畜有独到而精深的研究,他喂养的牛羊,总是膘肥体壮,并且系列得很快,百姓们按照他的方法来喂养牛羊。因此王亥即位不久,商部落的牛羊就多得成群结队,漫山遍野了。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王亥和同部落的人就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就称他们为商人。商人这一名词便源于此,一直沿袭至今。所以,王亥就成为经商做买卖的商人的始祖,数千年来一直被商人奉若神明。
《世本·作篇》中说“王胲服牛”,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认为,“服牛”就是“以牛引车”,也就是说王亥发明了牛车。然则“服牛”的含义却却远远大于“以牛引车”,这里应该还有畜牧、繁殖和驯服之意。
王亥见部落中在不断增多,而且人民的生活也非常富足,便和他的弟弟王恒商量,把部落中多余出来的部分牛羊,赶到北方高爽地区去放牧,并且和那里十分需要牛羊的有易族人进行交易,换一些本地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或金属器具,以满足这里人民的生活需求。
王恒赞同哥哥的提议,百姓也同意这样的做法,于是便从部落里挑选出一大群精壮的牛羊,又挑选了一些壮实能干的小伙,由兄弟二人带领着,浩浩荡荡向北方的有易部落出发。
有易据说在现在河北省易县一带,和商国之间隔着一条黄河。黄河的水神河伯,和王亥及有易部落的首领关系都不错,可以说都是好朋友。当水神河伯知道王亥带着大队牛羊到北方做生意的时候,他当然十分乐意帮忙,在他的帮助下,王亥和他的弟弟等人以及牛羊非常顺利而且平安地渡过了波涛汹涌的黄河。
可没有想到的是,王亥却在这次的有易之行中遭到了杀身之祸。《天问》记述道:“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为何终遭有易之难,当他在此放牧牛羊?
诗中的“有扈”就是有易,那么,王亥的“有易之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兄弟变情敌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帝泄是夏朝的第十位君主,史称夏泄。夏泄十二年的时候,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赶走了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了货和牛羊。其弟王恒兼程逃回商丘。
《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竹书纪年》中说王亥被杀,是由于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山海经》只说五“有易杀王亥”却没有说原因。然则《天问》似乎给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就是,王亥来到有易氏之后,在有易氏国王绵臣执行他的宴会上,手持盾牌跳起了一段以表现勇武为主的舞蹈,因为这段舞蹈为何就有女子爱他?
当有易国的国王绵臣听说王亥从东方赶着一大群牛羊到来,十分欢喜,赶紧亲自带领着许多人远远地去迎接他们,把他们当作贵宾一样看待。在为王亥一行接风洗尘的宴会上,有易氏国王绵臣拿出他们部落中最好的美酒,摆上很多的珍馐美味,而且还有曼妙动人的歌舞。乘着酒兴,王亥也手持盾牌,跳了一支雄壮的舞蹈。诗句中的“干”就是盾牌的意思。
正是因为这段舞蹈,王亥被有易国的一个女人看上了,而看上王亥的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有易国国王的妻子。然而王亥跳舞其实并没有引诱她的意思,所以绵臣妻子的心事他也并不知道。
王亥等人在有易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异国的舒适生活,丰美的饮食,竟然把他们养得肥肥胖胖的,边胸脯两边的肋骨都完全被肥肉掩盖住了。这就是《天问》中所描述的“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说到吃,身体健硕的王亥的确有一副非同寻常的好胃口,什么东西才能吃得下去,并且消化掉。对于这一点,《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亦有记载:“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王亥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进餐,两手捧着一只烤得半生不熟的硕大的野鸟,正在吃着它的头。我们甚至能够听到他那坚硬的牙齿,在咀嚼鸟骨时发出的那种津津有味的声音。
而他的弟弟王恒,虽然也喜欢吃,但是他的心思并不完全在食物上,因为长期离开商国,他对女人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一边吃一边在到处搜寻,最后绵臣的妻子进入了他的视野,于是便开始了疯狂的追求。
有易国王绵臣的妻子是一个非常美貌的女人,而且生性风流,举止轻佻。她先是看上了王亥,然而王恒的追求,也正投合了她的心意,不久两个人就暗中搅在了一起。即使如此,绵臣的妻子心里还是装着王亥,从王亥跳舞的那一刻起,他的狂放的舞姿和强健的体魄,已经深深地占据了她的心灵。所以她开始疏远王恒,反过来千方百计地引诱和追求王亥。王亥在和女人的相处方面并不像他弟弟王恒那样有经验,因而很快就成了绵臣妻子的俘虏。
对于此事,《古本竹书纪年》中亦有记载:“王亥宾于有易而淫焉。”
王恒从绵臣妻子对自己的态度上,渐渐发觉了哥哥王亥与其私通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哥哥会在暗地里夺走他所喜爱的女人,当然他也不会考虑到其实王亥对于他和绵臣妻子的事情是无所知的。于是怒火和妒火在他心中燃烧起来,从此王恒则视哥哥王亥为情敌。
其实无论是王恒还是王亥,他们与有易王的妻子之间的事情都是瞒不住人的,唯一能瞒住的一个,恐怕就有易氏老王绵臣了。
王亥之死
《天问》诗句中说:“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这两句描述的是王亥被杀的过程。所谓“有扈竖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易氏放牧的小子,他就是杀害王亥的凶手。但是一个放牧的小子,又如何能在宫里杀害王亥?所以这个“有扈竖牧”,我认为可理解为绵臣御前的一个青年侍卫较为合理。
这个青年侍卫为什么要杀王亥呢?这里应该有两个理由:一是替自己的国君鸣不平,但从后来他杀害王亥又把他分尸的情形上来看,又不仅仅如此。所以就有了第二个理由,那就是这位年轻的侍卫,在王亥和王恒到来之前或许就与他的女主人有着一种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而王亥的出现,则使他完全受到了冷落。
而同时被冷落的,还有王亥的弟弟王恒。这两个在情场上失意的男人,很快就出于各自的目的而走到一起。青年侍卫的目的是报私仇,同时也或许是为了维护有易氏部落的尊严吧,而王恒的目的,则是想借刀杀人,除去自己的情敌。两个人彼此利用,欲联手将王亥置于死地。
王恒对他哥哥王亥的生活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的任务就是随时了解王亥的行踪,而那个青年侍卫则负责对王亥下手。终于,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王亥和众人打猎野餐回来,已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地往王宫后门去了。王恒派人把青年侍卫叫来,告诉说他说机会来了,让他赶紧下手。
半夜时分,那青年侍卫带着一把锋利的板斧,轻车熟路地来到王后的卧室,隔着窗子看到王亥在王后床上躺着,连衣服鞋子也没有脱,就沉沉地睡熟了。这时王后并不在她的卧室,据说是因为王亥喝醉了,她一气之下跑到了绵臣那里休息。这样,那青年侍卫便轻易得手,杀害了王亥,而且愤恨地将他分尸。
《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了王亥被杀时的惨状:“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说是王亥惨遭杀戮,尸体被分成了八块。这里的“王子夜”就是“王子亥”之误,因为王亥姓子,“王”则是他的首领身份。这也符合《左传·襄公三年》中“亥有二首六身”的记载。
王亥被杀之后,绵臣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于是大怒之下把王恒等人赶回了商地,而占有了他们的牛羊。
但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王亥是被有易氏国君绵臣所杀,随后霸占了牛羊,把王恒等人赶走了。
亳都遗址
王恒的身份
《史记·殷本纪》中说:“振卒,子微立。”振就是王亥,子微就是上甲微,这样看来,上甲微就是王亥的儿子。
我们已经知道,王亥并不姓王而姓子,那么王恒之名又是如何叫起来的呢?
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认为,在王亥与上甲微之间,应该还有王恒一世,但《史记》中却并没有这样写。吴其昌在《卜辞所见殷先公先王三续考》中,根据《天问》诗意,认为上甲微应该是王恒的儿子,而不是王亥的儿子。
王恒当然也不会姓王,那么他名字前面的“王”字,也应该是他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说,王恒在王亥之后,确实做过一段时期的商王。但按照《史记》中记载的父死子继的原则,上甲微则更有可能是王亥的儿子。那么王恒又是怎样当上商王的呢?
王恒被有易氏驱逐回商地之后,把王亥之死的真正原因告诉给商部落的人民,而是添油加醋地说是有易氏为了夺取他们的牛羊而杀死了王亥。商邑的人民听了都愤恨万分,认为损失了一大笔财产倒是次要,可恨的是他们竟然把国王杀了,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当时,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可能还小,于是人们就拥立王恒做了新国王,并要求选举将帅,整军练武,准备向有易氏复仇。
可是王恒心里是十分清楚哥哥王亥的死因,所以他一直心怀鬼胎。他既不能不答应替王亥报仇,可又担心一旦真的攻打有易氏,他和别人联手杀害哥哥的真相就会完全暴露,那里不但国王做不成,恐怕连性命也难以保住。于是他欺骗人民说,让大家不要急躁,可先由他去向有易王交涉,索回牛羊,如果达到目的那就罢了,否则再兴师攻打也不迟。却对为王亥复仇的事只字未提。商地的人民大都不造成这种软弱的外交政策,但是王恒固执己见,一点也考虑人民的感受,大家也只好顺从了他的意思。
所以,《天问》中写道:“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王恒以一个国王的身份,带着少数随从,又一次来到了有易国。有易王绵臣知道强大的商国并不好惹,以为王恒做了国王之后再一次来到有易,肯定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所以丝毫不敢怠慢,不但仍像上次那样以贵宾的规格接待了王恒,而且照顾得更为周到。
王恒要回了被有易国扣留的牛羊,但他并没有把这些牛羊送回国去,而是占为己有,在有易国过起了富翁的生活。何况有易国王对他招待得如此周到,不但有美酒佳肴,而且还可以经常和有易王后厮混,便不打算再回到商地去了。有易国王绵臣没有办法,只好听任他在有易国住下,况且他手里的那些牛羊,对有易国来说也确实是不小的财富。
就这样王恒在有易国一住就是几年,再也没有回去的打算,这大概就是《天问》里所写的“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的意思吧。
上甲微复仇
《天问》诗云:“昏微循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昏微”应该指的是上甲微,但前面的“昏”字却让人费解。“循迹”则是指上甲微和商地的人民因见王恒久不归国,而要去有易国寻找,其实就是前去复仇。所以“有狄不宁”,这引起了有易国的不安和恐惧。“有狄”即为有易。
王恒久未回国,商部落的人民以为又发生了变故,说不定国王恒又被有易氏杀害,于是拥戴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做了国王。这时上甲微已经长大,虽然年轻,却英明能干。他当然不能容忍有易氏杀害父亲,夺取牛羊,现在叔父王恒在那里又生死未卜,便决心统领军队,向有易氏复仇。
上甲微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来到黄河边上,先找水神河伯商量,请他把这千军万马渡过黄河。开始时河伯觉得非常为难,因为他不但和商部落友好,也和有易族交情很好,这时其中的一方要去攻打另一方,这让处在中间的他确实不太好办。但最后还是被上甲微说服,把商国的大军平安地渡过了黄河。
有易王绵臣得知上甲微带兵攻来,十分惊慌,以为事情的起因是由于王恒在这里久居不归,便赶紧派使臣去说明事情的真相,上甲微虽然将信将疑,可在没有见到自己的叔父王恒之前,他是不会相信的。况且军队已经进发到这里,哪有无功而返的道理?便以有易国欺骗他为借口,指挥大军继续攻打有易。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有易国王绵臣被杀,有易氏灭国。至于那个王恒,大概也在混战中被愤怒的有易族人杀死,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上甲微灭了有易离开之后,水神河伯曾悄悄地去有易国看了一下,其惨象让他触目惊心,他于心不忍,就暗地里把那些幸免于难的有易族人集合起来,变化成另一个民族,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居住。这个民族,就是摇民,也叫嬴民,据说这就是后来秦国人的祖先,人人都长着一双鸟有脚。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
《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记载:“有嬴民,鸟足。”这与秦国先祖孟戏为“鸟身人言”的说法极为吻合。
商都遗址公园
后记
上甲微在征伐有易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商部落就开始兴旺起来。从上甲微传承到成汤,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为了纪念先祖的功德,对于王亥、王恒和上甲微的祭祀都很隆重。尤其对王亥,因为他在畜牧业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又惨死在异国,对他的祭祀曾经一次就用了三百头牛。卜辞里甚至称他为高祖王亥,对他的尊崇比他们的始祖契还要高。
河伯因为在战争中帮助了商国,人们也没有忘记他,时常也举行祭祀,给他献上美酒和羊肉。